】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法国“非洲宪兵”地位难以为继
http://www.CRNTT.com   2023-10-12 12:08:09


2019年11月12日,法国士兵参加在布基纳法索北部开展的军事行动。
  中评社北京10月12日电/法国媒体10月5日援引法军总参谋部的消息说,法国当周开始从尼日尔撤军。此前,法国总统马克龙于9月24日宣布,法国将在年底前完成撤军。

  国际舆论普遍认为,法国的这一撤军举动,意味着非洲接连发生的政变及随之愈演愈烈的“反法潮”,正让法国在非洲的军事存在面临严重危机,法国运筹非洲的战略空间越发逼仄。

  接踵而至的“逐客令”

  西非及萨赫勒地区国家多数曾是法国殖民地。这些国家陆续独立后,法国仍通过军事安全、政治外交、经济贸易和社会文化等“绳索”,维系对各国的控制。为确保法军能“在危机爆发后24小时内向非洲任何事发地点投射力量”,法国苦心经营多年,以乍得首都恩贾梅纳为中心,在非洲建立起一个“十字形”军事基地体系,“横轴”东西两端分别是吉布提和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纵轴”南北两端则是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和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

  然而,该地区接二连三发生军事政变,以及随之而来的“逐客令”,严重冲击着法国在非洲的军事存在,“高卢雄鸡”在非洲面临“断爪”风险。

  2020年开始,马里发生两起军事政变,并于2022年8月将法军驱出国门。

  2022年底,中非共和国送走了最后一批法军。

  2023年2月,布基纳法索发生政变5个月后,正式终止了2018年与法国签署的军事协定,驻布法军被迫撤离。

  2023年7月,尼日尔发生军事政变。尼军方于8月初决定废除前政府与法方达成的多项军事合作协定,要求法国撤军。随后,马里、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尔三国组建了旨在“集体防御和互助”的“萨赫勒国家联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