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缘何?法军在非洲频频遭遇“逐客令”
http://www.CRNTT.com   2023-02-16 07:49:51


 
  首先,法国撤军直接动摇萨赫勒地区联合反恐行动的根基,短期内形成的“安全真空”,将导致地区安全局势进一步恶化。随着法军撤离马布两国,尼日尔主动承接了相关兵力部署,逐渐成为新的地区反恐支柱力量。但尼日尔与马里、布基纳法索三国的交界地带,是恐怖活动最猖獗的地区,如果仅靠尼日尔,反恐力量还显薄弱。有观点认为,法国早于预期的撤军,可能导致萨赫勒地区的恐怖组织发展壮大。

  其次,驻军减少将削弱法国在非洲特别是西非地区的地缘影响力。非洲是法国海外利益最集中、经营时间最长、传统影响最深的区域。历届法国政府都把非洲视为“法国的未来”。当前,马布两国作为法国地区战略支点的作用遭到削弱,若地区紧急态势再起,法国恐怕难以像以往那样迅速应对。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法国与非洲尤其是法语国家的特殊关系不会轻易彻底逆转。即便没有驻军,法国仍能通过外交、援助、人文等多项措施,维持具有相对优势的地区影响力。

  再次,非洲地区大国角力将进入更加复杂微妙的新阶段。近年来,俄罗斯不断加大与非洲国家的外交和军事关系。就在法军陆续撤出西非地区的同时,俄罗斯的军事力量正在逐步进入。2021年,俄私营军事公司瓦格纳集团受邀为马里过渡政府提供军事培训,布基纳法索过渡政府也提出要与俄罗斯发展更为密切的关系。俄乌冲突爆发后,为打破西方经济制裁和外交围堵,俄罗斯更是加紧发展与非洲的关系。有学者指出,“法退俄进”的局面,目前或许还仅仅只是“序幕”。

  无论是法军在非洲接连收到“逐客令”,还是此前美国从阿富汗狼狈撤军,历史一再证明,西方国家动辄以反恐名义出兵他国的做法是行不通的,结果往往是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也未能给当地带来真正的和平稳定。非洲不是某一国或国家集团的“自留地”,个别西方国家如果仍然固守“殖民意识”,充当“世界警察”,动辄以军事手段干预非洲,妄图维护所谓“势力范围”,必然是逆潮流而动,终将遭到非洲国家和人民的坚决反对与抵制。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作者:谢思强、祁琪——单位:军事科学院)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