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从跟跑到并跑!中国舰载机十年冲破了什么?
http://www.CRNTT.com   2022-11-27 10:42:36


  中评社北京11月27日电/2012年11月23日,歼-15在航母辽宁舰首次成功起降。10年来,我国航空工业新型号新成果不断涌现,完成了从跟跑向并跑的整体跃升。以歼-20、歼-16、歼-15、歼-10C、轰-6K、空警-500、空警-200、运-20、攻击-11等为代表的新型战机,航空武器装备实现整体跨代。

  十年前的今天,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在随歼-15完成首次着舰任务后,因积劳成疾,突发疾病,因公殉职,年仅51岁。传承航空报国、勇攀高峰的“罗阳精神”,航空工业新型号、新成果不断涌现。今天的时空故事,我们一起关注这十年来,我国舰载机如何实现系列化发展。

  歼-15舰载机是我国第一型舰载机,新技术多、探索性强、风险性高。2012年11月23日,歼-15在辽宁舰首次成功起降,从这一天起,中国海上没有舰载机的时代成为历史,中国战斗机也实现了从陆地向海洋的跨越。

  航空工业沈阳所首席专家 王永庆:因为歼-15是咱们航母上最核心的武器装备,一个航母编队它能有什么样的能力,有什么样的作战效能,很关键、很核心的就是舰载机的机群。但是因为航母编队要执行不同的任务,有本身的防空的任务,有海上制空权夺取的任务,还有更重要的航母编队是一个打击力量,你的对面打击的能力,这都非常关键,所以就要求特别是现在咱们飞机的平台,战斗机的设计技术实现多用途。

  歼-15到系列舰载机 十年冲破了什么?

  中国舰载机技术的进步源于十年前,也就是在歼-15着舰成功后,后续要发展系列舰载机,就需要在制造工艺等多方面进行技术创新。在歼-15的研制团队中,就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平均年龄祗有30岁。十年,他们冲破了什么?

  2013年,为了加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航空工业集团沈飞成立了“罗阳青年突击队”,一群平均年龄30岁左右的年轻人,承担起了舰载机系列化急难险重任务攻关的重任。

  在航空工业沈飞工艺研究所,青年突击队队员李晓丹正在运用最新的3D打印设备,生产应用于新一代战机上的零部件。随着激光灵动飞舞,一件件形状复杂的金属零件像被施展了魔法一样,自下而上凭空“生长”出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