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应对全球大流感需要全球关切和全球方案
http://www.CRNTT.com   2020-05-20 00:15:22


 

  WTO的全球视野必须在与其它机构的比较中才能更好的理解。例如,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于1995年升级为WTO。这一升级是“连升两级”。因为在1944-1945年成立GATT时,各国原本是要成立国际贸易组织(International Trade Organization)的。但是,ITO没有成立,只成立了一个低于ITO的GATT。在卫生领域,国联时就设立了一个卫生处(Health Sections)。1948年成立WHO时没有使用“国际”,而是用了“世界”。这一雄心勃勃的使用比WTO要早了40年。

  WHO尽管不是世界的卫生部(Ministry of Health),却首先体现了“世界”的原则,大大超越了“国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宪章》(《联合国宪章》的英文是“UN Charter”,而《WHO宪章》使用的却是“Constitution of WHO”),WHO关切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存在着的人——包括个体的人(individuals)和集体的人(peoples)——的健康(健康不仅仅指“没有病”),并将个人(individuals)一词置于国家(states)之前:“所有人民的健康对于和平与安全的维持是基本的,所有人们的健康依赖于各人和各国之间的全面合作”。

  三、全球卫生治理机制的限度

  除了WHO发挥了必要的作用,其他多边机构也对“大流感”做出了反应。这一点我们不应忽略,尽管这些“多边的反应”距离“多边措施”或者多边解决方案尚有巨大的距离。“大流感”若要达到”3C”的目标,不能没有力有效的全球方案。这次“大流感”将持续很长时间,各个国家自己的方案必须要与全球方案结合,否则后果将极为严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早于WHO发挥了作用。3月2日,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和世行行长戴维·马尔帕斯发表《联合声明》,表示两个组织随时准备帮助成员国应对病毒带来的人员灾难和经济挑战,并与国际机构和成员国积极合作,“特别关注那些卫生系统最薄弱、人民最脆弱的贫穷国家。”声明还表示,两个组织将尽最大可能地利用现有的工具,特别是快速融资贷款,来帮助各国应对广泛的需求。这一《联合声明》比WHO宣布全球“大流感”的时间早了10天,从一个侧面说明WHO确实在宣布“大流感”上行动迟缓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