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努力构建中国企业全球供应链竞争新优势
http://www.CRNTT.com   2019-06-21 07:58:55


当前,全球供应链体系已经形成,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中评社北京6月21日电/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不断加深,中国参与全球供应链的广度和深度也不断加强,在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当前,全球供应链体系已经形成,发展趋势不可逆转。对此,我们应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构建中国企业占据重要地位的全球供应链分工网络,提高中国全球供应链安全水平和参与全球供应链规则制定的话语权,打造竞争新优势。

  全球供应链的内涵特征及发展趋势

  经济日报发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路红艶、梁威文章表示,全球供应链是指在世界范围内将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分散的环节有机整合起来,实现产品设计、采购、生产、销售及服务等全流程协同的经济组织形态。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全球供应链的内涵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客户需求驱动。全球供应链以客户需求为起点,供应链核心企业根据客户需求,实施供应链计划、协调和控制,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数字化供应链网络运营体系,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确保更具弹性的用户体验。

  二是全球配置资源。全球供应链是国际贸易和投资的重要载体,其核心企业通过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电子商务平台等,整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有效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以及产品的研发设计、加工组装、物流和销售等供应链环节的组织和配置,实现全球供应链的有效运转。

  三是大规模协同。供应链组织形式正在向平台型企业主导的方向延伸,平台使全球供应链协同与整合的流动性、依存性大幅增强,协同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从过去的企业间、产业间在有限环节、有限流程的协同,走向跨行业、跨区域、跨国界的大规模供应链协同。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潮涌,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推动着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使全球供应链发展呈现出数字化、平台化、服务化等新趋势。

  一方面,全球供应链迎来数字化变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推动供应链发展到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的智慧供应链新阶段,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成为现代供应链的显着特征。数字化赋能使供应链呈现出大数据支撑、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的智慧化新特点,使供应链的协同效率大幅提高、成本显着降低。

  另一方面,供应链平台成为全球供应链的新形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供应链中的应用程度不断加深,全球供应链的组织形式从原来以跨国公司主导逐步向平台型企业主导转化。以平台型企业为核心的跨行业、跨区域、跨国界的产业供应链平台,通过协同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企业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聚合供应链交易服务业态,突破时空限制链接全球资源,构建紧密合作的全球供应链网络,实现一体化供应链运作,辐射带动越来越多的上下游企业向规模化、集群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全球供应链服务外包趋势不断增强。随着供应链在企业间、产业间、国家间扩展和延伸,影响供应链质量的因素更加复杂,对供应链服务、供应链金融和供应链管理方案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些因素都促进供应链服务外包快速兴起,使供应链服务业态创新成为全球供应链发展的重要趋势。

  更好融入全球供应链面临诸多挑战

  文章介绍,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不断开放国内市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中国制造和服务逐步成为全球供应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已成为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供应链条。随着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也不断提升。在创新方面,中国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增长较快,已由2012年的1.97%提升到2018年的2.18%。但也要看到,长期以来,中国主要是通过合同制造、外包代工、外包组装、贴牌生产、跨国采购等方式嵌入全球供应链,中国企业主要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和低附加值环节。当前,发达经济体的跨国公司依然是全球供应链的主导者。更好融入全球供应链、增强中国在供应链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供应链龙头企业。从国际经验看,全球各行业领先企业均为供应链运作的佼佼者,作为供应链上的“链主企业”,他们能够整合、协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资源,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相比之下,中国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相对不高、供应链竞争力还较弱。特别是由于中国各行业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导致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合作深度不足,供应链不协同的问题突出。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