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从无到有,看“中国钢雹”诞生记
http://www.CRNTT.com   2019-01-26 08:45:00


 
  这一情况很快引起部队有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1989年,部队有关部门决定依托该厂,研发我军新一代远程火箭炮。临时受命,时任项目副总设计师的周国栋带领团队立下了“军令状”。

  立誓易,践誓难。其实,周国栋心里清楚,火箭炮射程的倍增并不是简单的加法,背后是基础理论层面的颠覆性重构。那时,他手头除了几张外军火箭炮的外观图片外,无任何资料。立项动员大会上,周国栋半开玩笑地对大家说:“我们干的是‘照猫画虎’的工作。不仅如此,还要把虎‘画’得更凶更猛!”

  “火箭炮有独特的发射方式,如果解决不了发射动力学的问题,一切都是白搭。”周国栋说,这就好比用自动步枪进行连发,无论打第一枪时瞄得有多准,可是前一次发射带来的后坐力,都会导致后面的子弹偏离瞄准点。对于射程更远的火箭炮来说,这样的偏差会被放大上百米。

  即便放到现在来看,哪怕利用计算机完成发射动力学相关的模拟仿真,背后庞大的计算量也是一组天文数字。在研发初期,该厂连一台计算机都没有,周国栋只能使用最原始的方法——带领科研团队在黑板上列方程,用算盘一组组地打数据……

  那段时间,周国栋不是在办公室里苦思冥想,就是到试验场开展论证试验。周国栋依然记得,那几年,自己常常是天不亮就离家,直到深夜才下班,虽然每天都能见到熟睡中的儿子,但少有时间交流。

  “好在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4年后,新型火箭炮的原理性论证终于完成。”回忆至此,周国栋难掩兴奋之情,他说:“最终的方案确定下来,新型火箭炮的理论射程和精度都超出既定指标。这意味着,在火箭炮领域的这场‘拳击赛’中,我们不仅能够做到出‘拳’更远,而且打得也更精准。”

  “研发武器装备,要有甘坐10年冷板凳的决心和定力”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