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富权:民众党内“战狼”首受挫
http://www.CRNTT.com   2024-01-26 12:08:32


 
  这项规定,就让柯文哲原先的“柔性政党”定位落了空,变成了如同民进党、国民党那样的“刚性政党”,不能再有“双重党籍”存在。否则,就可能将会导致民众党也像新党、亲民党那样,走向衰亡。因此,民众党后来在召开最高权力机关大会时,就只能是按照《政党法》的规定,先行选举党代表,然后召开“全代会”并选出中央委员。这已经是“刚性政党”的组织形态。
  
  即使是亲民党,也因为柔性政党的组织形态不便于管理及党务发展,也早在《政党法》颁行之前,就已经安装刚性政党的组织形态,召开“全代会”并选举产生中央委员。
  
  所谓“柔性政党”,是相对于“刚性政党”而言。现在台湾地区的主要政党,多是“刚性政党”。最早是由中国国民党采用,它在一九二四年一月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当下正好是一百周年),由苏联派来的顾问按照“列宁式政党”的“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的理论而设定,因而其政纲与党章规定严谨,党纪较为严格,党员实行登记制度,有固定党员,有时进行考察筛选,较难随意参加,并且每位党员都有其权利与义务。其中央与基层组织架构也较为清晰,具有明确定义的日常业务,行政领导职权明确。国民党渡台后,也将这一套组织模式带到台湾。第一个由“党外”人员成立的政党——民进党,虽然反对国民党,但党的组织形态也是模仿国民党,成为“刚性政党”。
  
  而“柔性政党”的特征,党组织架构、党的领导、党员掌握及动员、党的纪律等皆较为松弛,属开放式政党。“柔性政党”以美国共和、民主两党为最显着例子,其最大特色是没有固定党员,甚至容许党员跨党,只要在选举前办理党员登记即可。美国甚至有些州的党内初选采开放式,即不论各党各派,皆可藉投票表示意见与喜好。“柔性政党”的意义,在于不给予支持党员任何压力,只要理念相契合,不论其党派背景,皆可成为“精神党员”,由此种号召方式,以便在选举中囊括最多数的选票。“柔性政党”因为党员只要登记,不须经申请、核可、宣誓入党的过程,因此其动员能力完全是自发性的,若政策、理念不能吸引其认同党员,则党员拥有完全自由来去的空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