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第九届中华文化论坛综述:中华文化与现代化
http://www.CRNTT.com   2024-02-02 00:41:04


 
             一、中华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深厚底蕴

  纪斌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五个特性需要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造现代文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打下了大一统的人心根基,两岸同胞是一家人,两岸的事是两岸同胞的家里事,当然也应该由家里人商量着办。中华文明的创新性,是丰富和平统一实践的不竭动力,两岸双方应凝聚智慧,发挥创意,聚同化异,争取早日解决政治对立,实现台海持久和平。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国家统一是福、国家分裂为祸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体现在求同存异、平等相待的精神上,是实现高质量统一的内在保障。中华文明的和平性,给予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强大底气和丰富智慧。

  郁慕明指出,弘扬中华文化,探讨中华文化的传统与创新,探讨中华文化的现代化转化非常重要,是必须严肃面对的课题。西方只有三代或几代;而中国人世世代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就是因为中国人重视家国,这是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优势。正是“家”的结构,让我们的社会几千年绵延不断。跟西方几乎所有文字都是拼音文字不同,我们的老祖宗发明的是笔划方块字,蕴含着深刻严密的逻辑推理,中国文字更证明了中国人的智慧。这就是我们的文化。

  董志勇认为,文化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意义,中华文化复兴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北京大学始终致力于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极开展对台交流活动。一是聚焦中华传统文化,推动两岸学人合作。二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推动两岸青年交流。三是搭建平台助力合作,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北京大学将一如既往办好中华文化论坛,周密组织,务实推进,继续与两岸各界和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一道,共同努力为两岸和平发展、融合发展添砖加瓦。

  王蒙强调,道是中国文化中一个无所不包的观念,道是自然与社会的“六和之内”加“六和之外”的存在的高度总结与抽象化,是世界的起源与归宿,是终极性神性概念。合道性,是中国的一种政治理想主义,是文化对于权力的价值引领。中国的“道”,仁义道德、中庸之道等,为人类文明史提供了新的契机,使中国式的现代化新的丰富、充实与发展成为可能。

  冯明珠认为,1975至2016年,台北故宫不断接受各种社会变化的冲击,也不断作出各式因应。迎向信息时代,顺应典藏数字化潮流,应用各项科技,台北故宫从传统博物馆转型为无墙博物馆、行动博物馆、云端博物馆,实现了活化展览、推广教育的目的,更好传播中华文化。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