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国大熊猫交流廊道降低局域种群灭绝风险
http://www.CRNTT.com   2023-12-31 17:19:12


  中评社香港12月31日电/中国第一条熊猫交流廊道——位于中国西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土地岭廊道,最近再次拍摄到野生大熊猫活动图像。

  20年间,中国已修建6条大熊猫交流廊道,近年来在廊道区域修复植被68平方公里,降低了13个大熊猫局域种群的灭绝风险。

  新华社报导,科研人员通过红外摄像机发现,土地岭廊道的大熊猫活动踪迹从无到有,并呈增加态势,改变了岷山南北两地大熊猫种群分隔的局面。

  “廊道建设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加强小种群之间的交流,避免灭绝风险。”提议建设土地岭廊道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印开蒲说。

  中国第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野生大熊猫数量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1114只增长至1864只。然而,这并不能充分说明部分小种群完全脱离了灭绝风险。

  当前,野生大熊猫分散为33个局域种群,其中24个种群存在因近亲繁殖、难以抵御大的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的灭绝风险。

  20年前,中国启动建设熊猫交流廊道,至今已建设泥巴山廊道、黄土梁廊道等6条廊道,促进了13个大熊猫局域种群的交流。

  在海拔2400米左右的泥巴山,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县管护总站工作人员宋心强说,泥巴山廊道贯通三座“熊猫孤岛”,邛崃山大熊猫D
种群和大相岭大熊猫A种群、B种群。近年来,廊道区域内拍摄到大量野生熊猫活动图像。

  横跨四川、甘肃两省的黄土梁廊道,拍摄到大熊猫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这条廊道长约30公里、平均海拔3000余米。据四川省平武县林业部门介绍,当地设立的上百台红外相机持续多年的拍摄表明,大熊猫已重返这块区域活动,印证了廊道建设的有效性。

  随着交流廊道建设,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问题得到改善,为大熊猫小种群交流、避免灭绝风险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有助于保护区域内8000多种动植物。

  在泥巴山廊道红外相机捕捉到的画面中,各类“神奇动物”轮番登场:环抱依偎在一起的藏酋猴群、趴在落叶丛中挠痒痒的中华鬣羚、留着“发型”的毛冠鹿、有着蓝色脸孔的红腹角雉……作为区域内旗舰物种,大熊猫对其他物种凸显“伞护”效应。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