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为华侨华人创新创业培植优质沃土
http://www.CRNTT.com   2023-11-24 11:13:15


 
  新朋旧友 共寻机遇

  韩国万岛国际株式会社总经理肖娟是本届华创会上的一张新面孔。尽管第一次参加华创会,但肖娟说起武汉,一点也不陌生。她曾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对她来说,“就像娘家”。

  肖娟所在的万岛国际株式会社深耕跨境电商,主营日韩生活日化快消品,近年来已在河南郑州、山东青岛等地建起保税仓库。如今,肖娟将目光转向武汉。“武汉的朋友告诉我,无论政策还是营商环境,武汉都有独特优势。”肖娟被朋友说动了心,在详细瞭解湖北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营商环境后,她决定在被誉为“九省通衢”的武汉建立新的保税仓库,同时搭乘华创会的“东风”,寻找更多合作机遇。

  在本届华创会上,像肖娟这样慕名而来的华侨华人还有不少。据华创会组委会介绍,本届华创会报名人数、线下参会人数均创历年新高。除了新朋友之外,许多老相识也如约而至。

  华砺智行董事长邱志军与华创会结缘于2016年。在那年举办的第16届华创会上,多个智能网联汽车项目决定落户湖北,其中就有邱志军的项目。在此之前,邱志军在加拿大从事了10多年智能交通、车联网相关研究。2017年,他瞄准“车路协同”的创业方向,回到武汉创立了华砺智行,成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一名“弄潮儿”。

  “通过华创会和侨联的平台,我们在湖北逐步形成一个良性的朋友圈,建立了一个高效对接的网络。”邱志军介绍,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华砺智行从一个面积只有10多平方米的小企业,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利用华创会上丰富的侨界资源,华砺智行已在全球近50座城市落地车路协同商业订单。“今年是我们第七次参加华创会,希望通过华创会这个平台,分享我们的经验,吸引更多海外华侨华人到中国、到湖北创业。”邱志军说。

  自2001年首届华创会落户武汉以来,湖北一直将“为侨胞事业发展服务”与“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相结合,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华侨华人归国(来华)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平台。据统计,截至今年,历届华创会累计邀请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及商界代表,现场参会人数达2万余人次,签约引进项目近3000个。如今,华创会已成为湖北以侨为桥、引资引智、联络联谊、服务发展的一块“金字招牌”。

  搭台铺路 助力创业

  多年来,华创会构建起“华创大会+华创杯+华创学院+华创基地”的品牌体系,在项目引进、资金融通、创业辅导、落地发展方面为华侨华人归国(来华)创业兴业提供一整套配套服务。在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生物城,70%以上的涉侨企业由华创会平台引进,7000多个海外人才创业团队、近2000名外国专家在此聚集。

  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因华创会而起、成长于光谷的涉侨企业。公司副董事长兼总工程师闫大鹏还记得,2006年他和400多名海外代表一起到武汉参加华创会。当时,在瞭解到国内光纤激光器几乎全部依赖国外高价进口后,闫大鹏坐不住了。他在美国企业从事光纤激光器研究工作多年,希望利用自己的专长,为中国光纤激光器产业发展出一份力。

  2007年,闫大鹏踏上回国创业之路。他深知,实现技术自主创新的一个关键动力是引进人才。“现在国家的引才力度很大,华创会每年都有一些新政策出来。”闫大鹏介绍,这些年来,借助华创会搭建的平台,他邀请了不少海外高层次人才加入团队。“这些人才中,有做芯片的,有做光纤的,有做器械的,有做控制系统的,可以说覆盖了光纤激光器整个产业链。”闫大鹏介绍,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现在公司生产的光纤激光器价格相比国外大幅下降,并出口到包括“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内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华创会组委会介绍,与往届相比,本届华创会更加注重海外高层次人才和高科技项目招引工作,新增3场招才引智专场活动。这吸引了不少年轻面孔携带新兴技术与项目来到华创会。

  34岁的芬兰华人科技协会会长郭明带来两个项目参会。“这两个项目与湖北大力发展的新能源、生物医药产业相契合,希望在湖北落地转化。”郭明说,华创会为侨界青年归国创业搭建起瞭解政策、对接资源的平台,成为侨界青年寻找发展机遇的重要渠道。

  湖北省侨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年轻一代华侨华人朝气蓬勃、思维活跃、创新力强。近年来,华创会组委会通过“华创杯”创业大赛、海外高科技项目投融资对接会、参访考察等活动,为侨界青年在湖北创业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其中,“华创杯”创业大赛自2014年以来已连续举办10届,吸引了国内外3000多个项目报名参赛。每年,华创会组委会评选出10个获奖项目予以创业扶持,已有80个获奖项目成功落户,对接投融资65亿元。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