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150件新疆出土文献钩沉边疆历史
http://www.CRNTT.com   2023-11-17 09:36:13


敦煌莫高窟崖体顶部戈壁带和沙地上采用草方格、灌木植物固沙等综合治沙措施保障石窟的防风固沙安全。监测结果表明,经过多年对流沙的持续治理,莫高窟受风沙影响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8月4日摄,无人机照片)。(来源: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11月17日电/据光明日报报导,由新疆博物馆精心打造的“中华史册——新疆出土文献展”自2023年8月亮相以来,不断吸引观众的目光。日前,记者来到展厅,在一件件跨越千年的珍贵文书中,品读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

  1 保存下来的文化瑰宝

  “中华史册——新疆出土文献展”共分简帛文书、纸质文书、碑刻墓志、研究保护4个部分,展出文物150件(组)。

  新疆文博院副院长、新疆博物馆馆长于志勇介绍,出土文书是新疆博物馆的馆藏特色之一,因为文书属于有机质文物,保存下来需要特殊环境和条件。新疆文书多出土于古楼兰、和田、吐鲁番等地,这些地区气候乾燥,加上出土地多被沙漠覆盖,才使得珍贵文书能越千年而不朽。

  分朝代来看,新疆出土的两汉时期简帛文书主要来自若羌县土垠遗址、民丰县尼雅遗址等,涉及诏令、屯戍、邮驿、使者往来等多方面内容,其表明汉朝统一西域后,汉语言文字成为西域通用语言文字。

  出土的魏晋时期简帛文书则集中在若羌县楼兰古城遗址、民丰县尼雅遗址、吐鲁番市阿斯塔那墓葬,汉文类简牍内容丰富,涉及设官建制、屯田戍守、封赏赠赐等多方面;非汉文类简牍主要以佉卢文为主,内容包括绿洲古国律令、经济契约、书信、佛经抄件等。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