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物价指数下行 货币宽松正当时
http://www.CRNTT.com   2023-11-12 10:58:49


市场逐渐形成共识,只有真实利率开始下行,才能对信贷数据形成支撑,也能提高居民消费倾向,能让企业、家庭主动增加支出及消费。(来源:大公报)
  中评社香港11月12日电/据大公报报导,中国10月份CPI(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同比转负,实际利率水准再度升至年内高位。回顾历史不难发现,CPI持续下行乃至录得负值,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就成为大概率事件。加之10月份以来,万亿级别的特殊再融资债券、特别国债先后落地,月末银行间市场拆借利率一度飙升,资金面压力不容小觑。决策层出手呵护流动性环境势在必行,降准降息陆续有来。

  上月CPI同比录得-0.2%,是今年7月以来的第二次转负;PPI(生产物价指数)同比录得-2.6%,相较于上月降幅边际走阔。CPI数据受累于猪肉等鲜活食品价格下跌,食品分项环比由涨转跌;PPI下跌主因是钢材、水泥等原材料,以及生活资料价格回落,反映出供给充足,但需求仍弱。

  降息降准 减轻融资成本

  今年内地经济修复的最大挑战,来自于需求端的持续走弱。在此背景下,央行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的投放效果并不显着,较难刺激有效融资需求回升。也因此,决策层一方面需要加大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通过降息降准操作,引导实际利率的充分下调,以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也是十分必要的。

  自1987年开始,内地共出现四轮CPI同比下行至转负的案例,包括:1)1998年4月至2000年1月期间CPI同比增速连续22个月为负;2)2001年11月至2002年12月期间CPI同比增速连续13个月为负;3)2009年2月至2009年10月期间CPI同比增速连续8个月为负;4)2020年11月至2021年2月间同比增速连续3个月为负。无一例外,央行均采取宽货币方式应对。

  虽然CPI目前还未出现连续同比转负的情况,但PPI已接连12个月录得负值,货币政策有必要继续发力,巩固经济复苏动能,尽快将物价增速推升至合理水准。

  笔者此前撰文《应对跨年资金需求 货币料续宽松》也写道,10月31日,内地银行间市场拆借利率曾出现飙升。其中,隔夜利率一度冲高至50%,令众多交易员跌破眼镜。不论是资本市场抑或实体经济,都面临着流动性紧张的问题。

  利率下行 提高居民消费意欲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