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网评: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http://www.CRNTT.com   2023-10-13 20:12:51


  中评社北京10月13日电/网评: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罗容海(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副研究员)

  今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出席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的各位教师,在阐释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时,将“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作为一条重要内容。这一要求启示广大教师,为人师,立师道,应至于弘道,止于弘道,终身弘道不辍。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于重要性而言,传道是第一位的;于目的性而言,传道是终极目标。2014年教师节前夕,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从“四有好老师”,到“四个引路人”,再到“大先生”和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将传道、弘道作为教育工作者治学育人的目标要求是一以贯之的。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对于“弘道追求”而言,首先要问的是“所弘何道”的问题。对于这一关键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致信已经作出了回答:一是“胸怀天下”的天下大道,二是“以文化人”的传统师道。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强烈的天下意识。无论是《礼记》推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还是今天我们提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人的天下从来不是单纯的空间概念,而是价值所系。所谓胸怀天下,不只是关怀之广,更重要的是要关心道义之正,古人所说“存天理”即是此意。而“以文化人”则集中代表了中国传统师道的价值立场。自古至今,从“其自任以天下之重”而决心“使先觉觉后觉”的伊尹,“天将以夫子为木铎”的孔子,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陶行知,提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的顾明远,在“以文化人”的价值指引下,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数千年来绵延不绝,至今生生不息。

  继“所弘何道”之后,其次要提出的是“为谁弘道”的问题。宋代张载总结“为谁弘道”的命题而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彰显了中国古代教育家深沉的关怀和雄伟的抱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弘道也呈现出新的时代内涵。当前,迈上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正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牢记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贯彻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广大教师应努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造就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