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台海已成中美全球反霸与称霸之争的主场域
──兼论反霸导向下的国际环境塑造
http://www.CRNTT.com   2023-12-03 00:19:07


 
  (二)开辟台湾问题国际化新战场

  谋求以台湾名义进联合国。随着中美博弈加剧,美方在弱势趋于明显的情况下,决定拉下假面具,直接在联合国发难。美方不顾历史事实,谬称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只解决了中国代表权问题,没解决台湾代表权问题,号召成员国接纳台湾有意义参与联合国体系的活动③。这不是简单的扶持弱者的操作,而是面对现实步步推进的策略,一旦打进了一个楔子,就会谋求打第二个、第三个楔子,不达目的绝不甘休,而台方更有多种谋略和手法争取间接“重返联合国”④。

  帮台成全球民主峰会要角。第一,全球民主峰会是政治攻势,其性质是以意识形态为核心、以反华抗中为目标、以拉帮结派为手段的跨国政治运动。第二,首次在国际场合公开坐实和实施“一中一台”。通过打“民主牌”和“台湾牌”,对中国施加双重压力。尤其需要强调的是,美方邀请百多个国家和地区领导人参加全球民主峰会,采用的身份是国家/政府,台以“政府”身份参加。这意味着,美虽不承认台湾是一个国家,但承认台当局是一个“政府”,也就是治理台湾的政权。这实际上是在国际上正式把台湾实体化即准“国家”化。

  (三)试探打通“一中一台”路径

  如果说美国的“一中政策”有所变化的话,无疑是更多地展现了其“一中一台”的实质和狡诈。美方不承认自己实行的是“一中一台”,声称坚持其一贯的“一中政策”,但坚定支持台湾,企图继续欺骗中方与国际社会。美方的所有行为都是在放弃“两个中国”策略的同时,改弦易辙,塑造“一中一台”,把台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分开对待,其中暗含着台湾是地位未定的独立实体概念。美国国务院网站不久前偷偷删除了“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一语,其意涵是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不承认“中华民国”,所以不再有两个中国的问题,但美不打算继续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准备把台湾与中国分割开来处理。究其实质,就是新“一中一台”,新就新在不提“中华民国”包装的“一中一台”,与“中华民国台湾”合辙合拍,丝丝入扣。

  这样发展下去,不受阻拦的话,就可能转经国会通过法案上升为法律。这一方面会为美方可能的军事干预提供合法性,另一方面会成为西方衡量标准,造成很大国际效应。仅从这两点看就十分危险。美国意图编织国际军事同盟网络,树立武力保台、阻挠中国统一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要看到,美国并不是单纯在政治上拉抬台湾,还蕴含了为武力协防台湾创造理由,即动员民主同盟成员联合保护作为民主实体的台湾。

  三、从台海透视美国新霸权形态表现

  综观近年来美西方在台湾问题与台海格局上的表现,不难发现,从动机到策略、从政治到经济、从军事到话语,无不呈现出从简单干涉中国内政升级为重点维护霸权的新态势,中美反霸与称霸之争目前正以台海为前沿展开。这是具有深刻背景、重大意义和重要影响的转变。

  (一)形态初显的新型霸权

  新条件下的霸权转型。无论是俄乌战场,还是台海危机,都给人一种新感觉,就是美国还是那个美国,但美国的称霸方式发生了变化,而且是形态与机制的变化。美国不得不适应世界格局之变,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美国总是不能摆脱特殊的不安全感,长期受制于所谓国家安全的潜在危险惊吓。作为受到了削弱的后冷战霸主,美国的不安全感与国土无关,但与盟邦不分,正是因为它把势力范围视同国土了⑤。对美国而言,霸权原则是约定俗成的。根据这种原则,美国对外政策的目的就是维持相对优势,寻求延长单极时期并使其成为一个时代⑥。而从新型霸权的手法、技术和效果看,恐怕不是下降的霸权,而是一种升级的霸权。

  新型霸权具有诸多特性。新型霸权显现出多个新特性,通观起来,是矛盾的组合特性:

  1.综合性,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文化等多领域全面运作,维护整个西方的霸权,它不再完全是美国一家的霸权,也不再只是一个领域内的行为,而是跨领域的多领域行为。

  2.体系性,在结构上表现为政治体系、经济体系、思想体系、话语体系以及军事集团,后者以北约为基础和主体,在已有印太军事体系的情况下,北约依然扩张出圈,走向亚太,搞超长臂管辖,完全是反地缘的霸权主义新表现和新形态。

  3.广泛性,从一家独霸到一群共霸,利益均沾好处共享,同时又群龙有首,以美为首。美西方联合干预台海,已不是简单的干涉中国内政,而是藉题发挥,意在围剿和遏制中国。白宫官员所谓一旦中国武统,西方16国将反制中国,就是对新霸权主义广泛性的注解。

  4.虚伪性,美西方推行新霸权主义,却打着民主自由、公平正义、和平稳定的旗号;明明在台湾、西藏、新疆、南海等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侵犯中国主权、危害中国利益,给中国发展制造困扰,以维护美霸主地位,却以人道主义为冠冕堂皇的藉口。又如美国会通过提案,勒令21国与中国断交,否则将予以制裁,其霸道嚣张不说,其为台争取潜在建交对象的虚伪行径已昭然若揭。

  5.柔韧性,不得不说,新型霸权主义具有较强的柔韧性,是由其现实主义特性决定的,与其实用主义特质有关,能随时适应国际现实,做到尽量顺势而为,只要能达到目的,无论做什么、怎样做都可以。

  6.极端性,由于新霸权主义实力不济,所以信心不足和脆弱心理促使它诉诸极端手段,图穷匕见,在没有发生战争的东亚地区发表系统的核武言论,动起对华进行核威慑的脑筋,不能不令人感到匪夷所思⑦。但若考虑到以下事实,即美国是唯一使用过核武器的国家、最大的核武国家,美英法等组成了最大核武军事集团,又不觉得这是空穴来风了。这既是霸主习性的表现,其实也是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狼性的展现。

  (二)一成不变的规制霸权

  规制称霸是美国霸权主义基本路径。美国一直是全球唯一的国际规制霸主。要当头,先立规,世界事务也是这样。在美看来,中国要统一,不管是和平统一还是武力统一,都会打破现状,动摇战后国际秩序。这正是其维护规制霸权的表现。

  规制称霸假借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美国要的是对规则的垄断,但是美国学界和外宣把美国的霸道行为打扮成中性、合理和有益的;甚至基于美国例外论,定性美帝国主义不同于英帝国主义以及更早的帝国主义,一直以来都对抗并战胜了各种“邪恶帝国”,美国霸权主义是后冷战时代单极体系下唯一超级大国的积极表现,因其反对后殖民国家的帝国侵略扩张而是非霸主性世界强国⑧。不夸张地说,这塑造了大多数人头脑中的美国全球形象。这无疑是一个荒谬的现实。

  规制称霸实际上是美国的一家之言。美国作为这个星球上的主导性军事和经济强国,发展并保持了一个危险观念,即唯有美国的全球至高无上和“领导地位”能维护世界和平与繁荣⑨。美国霸权主义正在主动出击,从国会立法开始,从不同路径、以不同手段阻挠中国统一,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在新伪装的掩护下,美一定会动员整个西方阵营来推进这一进程,也一定会为此动摇甚至摧毁战后国际秩序。

  (三)荒诞可笑的思想域霸权

  打造西方思想体系。美国也一直是战后世界的思想霸主,至少后冷战以来完全如此。美国统治了整个西方思想界,影响了全球价值观,巩固并扩大了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压缩了社会主义势力范围,从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也通过对人们三观的塑造改变了世人的认知甚至思维。

  价值决定判断标准。在美国的引导下,西方社会不看事实,只从主观意念出发,作直观判断。只要体制是西方的,就一定是正确的,且全都是正确的。不管在哪方面与之对立,对立的一方都是错误的。所有这些都不必思考,也不容争辩。这就是美国误导所造成的无知和无良。美国就是在这样的思想域中把台湾塑造为民主实体形象,从而召唤观念一致者群起支持和保卫,反对、遏制甚至围剿中国大陆。

  (四)强势嚣张的国际话语霸权

  国际话语霸权危害极严重。话语霸权对美国霸主地位的帮助不可估量,在塑造形象、制造理由、编造藉口、伪造事实等方面起着极大作用,对美国霸主地位的合理性、合法性更起到了加持和美化的作用。话语霸权甚至不允许国际媒体在报导或评论中国事务时,采取客观中立立场。新霸权主义正是通过话语霸权来纠集力量、塑造恶者、形塑误区,全面设置针对中国统一的障碍,从而阻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维持和维护美全球霸主地位的。

  四、台海已成反霸与称霸之争的主场域

  中美涉台斗争、台湾问题国际化、台海危机管控等,都是中美围绕台湾问题博弈的表现与态势。不妨从中美双方对台影响力、中美在国际场域中涉台影响力、由反干涉上升到反霸权高度这三方面,进行思考和讨论。

  (一)国际场域中新情况新态势

  中国一向在台湾问题上是有理的,不存在国际舆论压力。中国一直在对外交往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受到了广泛理解和支持,很少遇到挑战或阻碍。在联合国也是如此,不存在严重争议。然而,今天情况有了一些重要变化,可归纳如下:

  第一,影响从国际空间转向思想空间。美国为了掩盖、抵消和弥补其无法在法理上支持台湾、维持其既有地位和国际空间的窘况,转移了阵地和攻防焦点,从争夺国际空间转向了占据思想空间。即不再纠缠有多少国家承认台湾,而是拉起一支庞大的挺台队伍,入伙国家的数量超过30个,其中的美西方盟友较有分量,前苏东阵营成员国则比较积极。这个主要以民主对威权划界的圈子,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面向与手段。

  第二,其他国际力量态度有整体变化。一是对美有需求而又在制度上不同于中国的,改变了坚持一中原则的立场,拿中国核心利益向美国献上投名状。二是处于美西方之外,与中国有政治距离,但发现可从台湾获益的,转而接近台湾,从中渔利。三是从众并骑墙的,随时可能改变对台政策,转向隐蔽式背离一中原则立场。

  第三,台湾问题从国际化走向全球化。其中包含了战略政治经济文化因素。这个变化态势,中方不允许,但却挡不住,斗争日益尖锐激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