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农村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23-09-25 08:08:30


  中评社北京9月25日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乡村是生态涵养的主体区,良好生态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纵深推进,如何正确把握农村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探索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振兴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深挖乡村生态比较优势,提升乡村生态空间内在价值,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努力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

  统筹发力,打造绿色宜居和美乡村

  光明日报发表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罗贤宇文章称,优美宜居的环境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也是实现农业强盛、产业兴旺、农民富裕的内在要求。应坚持绿色发展,把打造农村良好生态环境作为重要发力点,统筹举措、多元合力,再现乡村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

  提升农村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实现“山清水秀”。一方面,加强对农村生态系统全要素、全覆盖、全链条保护,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要求,统筹农村耕地、森林、草地、湖泊等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对农村生态空间实行全覆盖式管控。推广耕地休耕轮作制度,让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切实保障农村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以及粮食生产的物质资源基础和农田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制度集成创新,推动农村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协同共进,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等,促进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建立常态化管护机制和多方共建共管的格局。

  打造全域全要素“零碳乡村”,实现“天蓝地绿”。一方面,积极探索乡村分布式、就地化、微循环能源综合利用模式。综合利用农房屋顶、院落空地、农业设施等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提升乡村绿色供电能力,推广秸秆、禽畜粪便等能源化利用模式,综合利用充电桩、智能家电等终端能源,降低农村碳排放。另一方面,着力打造庭院碳库,利用公路、河流、铁路沿线“见缝插绿”打造廊道碳库,依托农田、山林“连片成绿”打造农林碳库,实现“点线面”一体化推进农村植绿增绿,协同增效提升农村整体固碳水平。

  以系统观念推进生态治理,实现“村美人和”。强化县乡村三级生态治理联动机制,压实县级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整县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推动乡镇扩权赋能,明确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构建纵向联动与横向协作相结合的治理“绿网”。建立有效沟通协调机制,依托“互联网+”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打破多元主体之间的信息壁垒,完善线上线下交流互补机制,形成良性互动的治理模式。同时,探索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双轮驱动”的治理机制,不断激发村民主动参与生态治理的内驱动力。

  数字赋能,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提质增效

  文章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在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下,探索推动数字经济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有利于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和农业绿色发展全过程转型。为此,应以数字技术应用为突破口,打通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各环节堵点,打造智慧化、生态化、精准化农业,实现农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建立数字化农业面源污染监测防控体系,构建生态化农业生产环境。建立有数据、有抓手、有约束的精准治污体系模式,以农业面源污染台账为数据家底,通过智慧农业云平台等运行载体,压实农资生产者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主体责任;通过物联网、遥感、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建立智能化、自动化田间监测网点,实现靶向施肥用药、秸秆焚烧“无缝监控”等监测、预警、处置一体化的监测防控体系。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