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千万工程”: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乡村实践
http://www.CRNTT.com   2023-09-20 08:33:42


 
  值得注意的是,乡村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单元,其建设实践本身是一个内容极为丰富、进程极其复杂的过程。一方面,“千万工程”贯彻战略初心不变、基本建设单元不变,确保“千万工程”的整体性、全面性、系统性。另一方面,“千万工程”也体现了乡村现代化建设的丰富性、复杂性、迁变性、渐进性。一个显明而具体的现象是,二十年来,在贯彻战略初心的政策供给、制度供给方面,不断创新,政策与制度呈现出迭代升级、叠加深化的脉络。

  二十年来,“千万工程”贯彻“一张蓝图绘到底”,同时,又深刻地认识到乡村现代化发展包含的丰富内容,持续深化“千万工程”的治理聚焦和建设内容。“千万工程”从初期聚焦乡村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的全面整治与示范建设(如污水革命、垃圾革命、厕所革命等),逐渐扩展到文化环境治理与示范建设(如文化礼堂建设),从文化环境治理与建设逐渐扩展到乡村的社会环境治理与示范建设(如美丽乡村建设)、经济环境治理与示范建设(如数字乡村建设)。乡村现代化建设包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极为丰富的内容,在政策迭代升级、制度叠加建设中逐渐得到了整体的、系统性的深化。乡村全面治理与示范建设获得了拓展,其治理和建设的内容不断延伸、内涵不断丰富,日渐全面、立体,具体体现在政策迭代上: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推动乡村人居环境整洁有序;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推动乡村生态环境美丽宜居;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数字赋能迭代升级推动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城乡公共设施、服务、产品借助数字服务实现城乡共享,消弭“数字鸿沟”。到2023年3月,“千万工程”的丰富内涵又获得了一次新的叠加,乡村现代化的共富内涵、和美内涵进一步得到了强调与显明,“千村引领、万村共富、城乡和美”为乡村现代化建设擘画了新时代的新图景和新期许。

  效应:蝶变带来乡村现代化的自觉发现

  文章表示,二十年来,“千万工程”作为一以贯之的建设抓手,强化、加速推进乡村现代化建设。这一工程让现代化之光照耀乡村,一路走来,乡村现代化的价值璀璨夺目,乡村现代化的道路继往开来,乡村现代化的形态魅力四射。乡村,与城市比肩,与时代同行,共同践行、表征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中国特色。随着“千万工程”持续深入地推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领域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公共产品、公共建设处于相对落后的乡村,不断获得强化治理、加速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实践中,乡村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独特的价值并没有被城市替代、湮灭;乡村现代化道路也并非城市现代化道路的因袭;乡村现代化形态也并非城市现代化形态的克隆。相反,通过“千万工程”,千千万万乡村找到了其独特的现代化价值、现代化道路和现代化形态。

  从乡村现代化的意义来看,“千万工程”建设实践的二十年,也是乡村现代化发现、形塑之旅。乡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乡村克服了传统现代化理论城市范式论对乡村现代化价值、道路、形态的压力、冲击与挑战,寻找并重塑了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乡村具有与城市比肩的现代化价值、道路与形态。“千万工程”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层面乡村建设实践的先行探索,乡村蝶变带来乡村现代化价值、道路、形态的自觉发现,这是“千万工程”这一先行探索内在的、特别有意义的宝贵经验。

  随着强化治理、加速建设的政策、制度的迭代升级和叠加深化,“千万工程”产生的蝶变效应,不仅推动乡村迈向了高质量发展,而且随着城乡之间那个似乎不可逾越的“发展鸿沟”的逐渐消弭,乡村现代化也逐渐觉醒,即现代化进程中对乡村价值、乡村道路、乡村形态的一种自觉认识、自觉发现。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有关乡村价值、道路、形态的认同与自信。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千万工程”强化、加速乡村公共建设,快速提升乡村公共空间的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公共产品、公共建设的供给与品质。这个过程,乡村现代化的价值、道路、形态不断获得认同与肯定。可以预见,“千万工程”的先行探索、千万乡村整体的惊艶蝶变,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和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理念等文化形塑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