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网评:中国为人类实现无限清洁能源助力
http://www.CRNTT.com   2023-09-02 10:42:58


  中评社北京9月2日电/网评:中国为人类实现无限清洁能源助力

  来源:中国网 作者:乐水

  近期,中国可控核聚变研究捷报频传。继4月12日中国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实现403秒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后,8月25日,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高约束模式、403秒、100万安培……这些关键技术难题的突破,标志着中国核聚变研究向“聚变点火”又迈出重要一步,也意味着人类获取无限清洁能源的梦想正在照进现实。

  能源问题一直是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今天,全球能源消耗量的82%来自于化石能源,由此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也为全球气候变暖埋下祸根。另一方面,现有的核电站虽然不会产生温室气体,但核裂变反应却可能带来严重的核污染。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污染的土地面积超过4000平方公里,另有4000多人因核辐射引发的癌症和其他疾病去世。当下,日本正在排放的核污染水,预计在1200天之后就会覆盖整个北太平洋。核污染危害之大令人触目惊心,因此,废止核电的呼声在全世界不绝于耳。

  能源问题是一个戴在人类头上的紧箍咒,而寻找清洁、丰富的能源则成为各国孜孜以求的目标。可控核聚变被誉为清洁能源领域的“圣杯”,由此也被寄予无限期待。与核裂变反应不同,核聚变反应没有放射性,自然也就不会产生核污染。而且,核聚变的原料之一氘在海洋中的储量极其丰富——每公升海水中就含有0.03克氘,在核聚变反应中可产生相当于燃烧300升汽油的能量。据称,一旦可控核聚变技术获得突破,地球海洋中的氘可供人类使用100亿年。届时,人类将一劳永逸地解决能源问题。

  梦想是远大的,但道路是曲折的。可控核聚变的实现条件极其苛刻:首先,需要制造1亿℃以上的高温环境,以克服原子核之间的斥力;其次,要保持足够大的密度,以使原子核之间可以发生充分的碰撞;最后,还要保证足够长的能量约束时间,以避免高温等离子体的能量快速损失。在上世纪50年代,这三个条件被英国物理学家劳森总结为著名的“劳森判据”。根据劳森判据,只有当温度、密度和约束时间这三个参数的乘积大于一定值时,核聚变的能量产出才能大于能量损耗,核聚变反应才能持续、稳定,也即成功实现“聚变点火”。

  如今,中国的可控核聚变装置已经能够实现1.5亿℃的运行,所以满足第一项条件不成问题。而对于后两项条件,科学家们发现等离子体的密度和能量约束时间恰恰与等离子体的电流成正比。也就是说,等离子体的电流越高,后两个参数的乘积越高。经推算,100万安培正是实现“聚变点火”的必要条件。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在该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的突破,是人类可控核聚变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