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城中村改造补城市发展短板
http://www.CRNTT.com   2023-08-28 16:57:13


 

  “扩大内需的潜力群体主要是新市民、年轻人和外来人口,他们对融入城市、享受均等化的城市公共服务有强烈诉求。”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让城中村和城市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全覆盖,对改善民生和激发内需潜力有重要促进作用。

  达到多元化效果

  和此前的棚户区改造相比,本轮城中村改造在实施对象、建设模式、目标效果、政策背景等方面都有较大不同。棚户区改造主要针对城镇国有土地,原来的居民以货币化安置或者实物安置为主,而城中村改造主要针对的是集体土地,多元主体之间关系更复杂、改造难度更大,更依赖机制创新。

  “此前的棚户区改造大规模采用拆除重建的方式,此次《指导意见》明确,本轮城中村改造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采用‘留改拆’等模式。”吴璟认为,综合整治、有机更新等翻新类改造模式将成为大多数项目的选择,拆除重建模式很可能仅应用于少数不具备继续使用条件的建筑,尤其是危房,是“需要拆才拆”。

  在21个超大特大城市中,部分城市已出台城中村改造相关规划。今年,深圳市启动了城中村保障性住房规模化品质化改造提升行动,计划在2023年推进4.9万套(间)城中村规模化品质化改造提升项目。过去3年,上海市完成了中心城区成片旧改185.7万平方米、受益居民9.2万户,2023年至2025年计划安排新启动3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每年新启动10个改造项目。作为“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的“三旧”改造先行城市之一,广州市发布关于征集《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条例(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本轮城中村改造是在新的城市更新行动理念和政策体系下开展的,未来在实施模式、实施强度、资金来源方面和棚改相较均会有所不同。本轮城中村改造的目标更加多元化,将兼顾住房保障需求、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功能补短板等。”中指研究院调查事业部运营总监吴建钦告诉记者,从广州征求意见稿可以看出,未来城中村改造的目的是多元化的,现阶段要加强住房保障和人才安居、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历史文化保护等。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