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以数字技术助力构建新型城乡关系
http://www.CRNTT.com   2023-08-14 08:34:10


  中评社北京8月14日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城市发展与乡村振兴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信息时代,我们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助力城乡产业升级、协同发展,为乡村振兴筑牢发展基石。

  数字技术促进城乡产业升级

  光明日报发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电子商务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吴江、武汉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陈浩东文章介绍,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随着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现代数字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交融,成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动能,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起到了支撑赋能和提速增效的作用。不断涌现的市场新需求驱动企业在发展中求变,传统产业重大技术变革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加深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在制造业领域,数字技术不断改善产业生产中的薄弱环节,使其产品和技术从中低端、粗放型逐步转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在商业领域,企业端直接对接客户需求,促进不同行业间信息有效流动,对信息进行重组分析,提升传统产业服务能力。在农业领域,数字技术在种养收环节对农产品进行全方位数字化管理检测,利用卫星遥感、气象观测、智能管理决策系统、供应链追溯体系等把控农产品产量与质量。

  推动城乡产业结构优化。近年来,中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改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了劳动力、资本与技术要素在城乡间合理流动。但也要注意城镇化引起的要素转移与乡村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如在城镇化驱动下非农就业机会增多、收益增加,导致居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下降。数字技术驱动农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将进一步培育和催生经济增长新动能,开拓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社会发展新局面。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和广大农民参与数字乡村建设,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激活农村各种要素,加快推动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因此,要借助数字技术,引导“智慧城市”与“数字乡村”共同发力,实现乡村与城市之间人口双向流动与产业协同联动。

  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应用,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乡村地区逐渐出现乡村电商、乡村云旅游、农业智能设备、农业机器人、农业信息化管理等新兴形式,建成了三产融合、多业态、多主体参与的市场,不断打造乡村数字经济新业态。新业态为农村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带来了新挑战。城乡人口快速流动、信息交流方式改变,可能会对乡村原有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传统乡村文化产生破坏。因此要注意保护乡村文化遗产,利用数字技术对原有文化进行保护继承;注重乡村文化旅游的保护性开发,合理和适度规划乡村文旅;利用科学决策系统对信息进行共享,减少农村文化保护与开发中认识偏差等问题。

  数字技术推动城乡协同发展

  文章指出,弥合城乡发展数字鸿沟。城乡居民在网络有效信息获取、技术支撑等方面的能力差距是数字鸿沟产生的主要原因。这种数字鸿沟又进一步导致城乡发展差异的扩大化。当前数字科技迅猛发展,短视频、电子商务等新型互联网应用,成为打破信息壁垒的重要工具。城乡居民同在一个平台,信息能够迅速交互传递,改变了以往城市向乡村单向输出信息的模式,一些乡村居民甚至成为网络红人、电商致富带头人,形成良性示范。因此,要牢牢把握数字技术使用方向,增大数字技术应有覆盖面,加大其下沉深度,有效提升农民数字化素养,坚持传统服务和智能技术并行,推动建立解决数字鸿沟问题的长效机制。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