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http://www.CRNTT.com   2023-07-31 08:09:27


 
  更深层次开放,要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进制度型开放。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进行战略部署时明确强调,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在前一轮开放发展中,我们主要是通过兑现加入WTO的承诺,不断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边境开放的举措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进入新发展阶段,由边境开放向境内开放拓展,进一步推动制度型开放,更加重视建立健全管理和规制境内经济活动的政策举措和规则体系,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这不仅是全球价值链分工不断深化背景下,对分布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生产环节和阶段实现“无缝对接”的需求,也是中国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中国重塑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新优势的需要。

  (三)

  文章指出,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

  筑牢现代化的物质基础。目前,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刚刚迈过1万美元门槛,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人均约3万美元的收入水平,意味着不仅要在高质量发展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还要使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合理区间内。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要通过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深层次开放,进一步扩大中国同世界的合作范围和领域,提升开放合作的水平和层次,实现中国与外部的物质、资源、信息和能量的高质量输入输出,在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上强化物质财富增长的基础。

  打造现代化的动力系统。面临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传统开放发展模式不仅面临不可持续性等问题,而且“非均衡式”发展,也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迈向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要重塑竞争新优势,推动开放型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推动更加均衡的发展,优化开放布局下的区域间更加协调和均衡发展、扩大开放领域下的行业间更加协调和均衡发展等,既把“蛋糕”做大,又将“蛋糕”分好。

  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实现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善于学习世界先进的东西,广泛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包括优秀的精神文明成果。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要从以往简单融入全球化到推动和引领全球化,从而更好地辨识、吸收优秀的精神文明成果,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国际合作,走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发展道路,通过对环境更加友好型的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探索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迈向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构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引领的开放型世界经济,为世界各国树立起“互利共赢”开放道路的“榜样”,为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