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许倬云:我要从世界看中国,再从中国看世界
http://www.CRNTT.com   2023-07-07 19:10:12


 

  谈及抗战岁月,许倬云常感慨:“为什么我到五十岁才能原谅日本人?我不原谅日本军阀,我原谅日本人。”

  许凤藻被派主持第五战区经济委员会后,工作重心是保障军粮民食供应以及安定社会秩序。随着战线的推移,父亲到处驻点办公,全家人只好跟着走。许倬云常常被安放在土墩上、石磨上,坐在小板櫈上静静看众人干农活。这让他得以深入内地农村,瞭解长江沿岸的山川胜景及传统中国农村的生活习俗——这段艰难困苦的底层经历,成为他一生的精神底色。后来,他写作《汉代农业:中国早期农业经济的形成》一书,很大程度上就是依托少年时期的切身经验,重构了传统中国农业基本盘的整体面貌。

  关于这段颠沛流离的生活,许倬云回忆:“在抗战逃难中,我是被背着走的,在湖北是背在背上,在四川是背在背篼里,我父亲单位里总是有身强力壮的人背我。”

  “因为我一辈子不能动,不能跟人家一起玩,所以永远做一个旁观者,这跟我一辈子做历史研究有相当大的关系,历史学家也做旁观者。”这段经历,使得他终身的历史研究,都注重“常民”视角,而非传统的政治史或帝王将相。

  ·抗战胜利后的漂泊,从无锡到台湾

  抗战胜利后,许凤藻出任全国引水委员会主任,奉命恢复被战争切断的航道。短暂干了一阵子,就退休了。父亲刚一次性领到的退休金,遵照政府要求兑换成金圆券,就在急速通货膨胀中化为废纸。1946年,许倬云插班进入无锡辅仁中学就读高中。因为身体残疾,此前他都是在家自修,接受父亲、兄姐的指导。父亲读什么书,他便跟着读,而父亲最喜欢读宋代名臣的奏议。许倬云最初沉迷于看武侠小说,10岁时遵父命读《史记》。抗战时,他读了许多报刊,有《大公报》《观察》《时与潮》《东方杂志》。父亲无法对其进行系统教育,但会随机指点,比如在短波收音机上听BBC时,把欧洲战事进展结合地图,讲给在家自学的儿子。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