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 
双C论坛:东北亚安全的挑战与机遇
http://www.CRNTT.com   2023-08-10 00:15:19


与会者合影
 
   自由讨论环节

  达巍:目前欧洲、东南亚、东北亚这三个板块里,感觉东北亚的工作空间最小,是不是因为结构性原因所造成的?这个局面还有没有改变的空间?如果有应该如何进行改变?这是希望各位老师回答的问题。也请各位老师就本次论坛的相关议题继续补充回答。

  胡继平:我认为是结构性的问题。从经济方面看,日韩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都比较高,这一点上基本不存在太大争议,问题主要出在战略和安全领域。欧洲现在与美国在“中国崛起”问题上的看法存在差距。美国认为中国是威胁和霸权挑战者,但欧洲与美国的看法显然有差别。而日韩除自身对中国有一定担忧外,相信其对华政策的背后有“美国因素”的存在。日韩关系最近的急速解冻就是如此,目的是加强美日韩三国在安全领域的合作。东北亚的中日韩三国,GDP总和超过美国,如果能将各自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不仅利于各自发展,还会形成非常重要的地区和全球影响,但这正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就像美国不愿意看到欧洲利用俄罗斯的廉价能源得到发展一样。

  袁征:按照目前的情况,中日韩很难再推进双边的合作或者三边的协商,在安全战略层面也基本上没有可以开拓的空间。因此需要从对三方都较为有利、且都有需求的领域为切入点,进行一些有限的合作,例如在经贸、人文交流等领域。如果在这些可以互惠的领域都无法达成合作,那么中日韩关系一定会有所倒退。

  董向荣:在全球不少民调中,日韩几乎是在对中国好感度最低、负面情感最高的国家之列。因为地缘的接近性和纠缠的历史,他们觉得中国崛起影响巨大,所以对中国崛起反应强烈。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崛起国,可以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对日韩在内的周边国家采取相对柔和包容的姿态,以争取周边外交空间。

  俄乌冲突是对全球都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欧洲,紧接着就是东北亚。在俄乌冲突、朝鲜半岛局势紧张以及中美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下,韩国在安全问题上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其国民不安全感也随之上升,所以更加向美国靠拢。未来俄乌冲突如果缓解,半岛局势或许也会有所稳定,在这种情况下韩国的战略转向可能会趋缓,并受到韩国国内部分力量的牵制。如果未来东北亚阵营化态势继续持续,那么中国和日本、韩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将很难缓解。

  对于韩国的价值观外交,我们需要客观看待。经常有人认为韩国是在美国的压力下进行了一些表态。实际上,韩国更多的是以自己的民主为傲。民主是它在国际舞台上自尊自信的重要来源。所以对台湾问题也好,对于香港问题也好,或是对于现在以价值观分裂世界的行动也好,韩国有强烈的认同感。这种认同和支持,很大程度上并不是迫于美国的压力,而是其自我价值的体现。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对韩国的民主输出过程确实是比较彻底和成功的。中国需要把握韩国的行为逻辑,积极主动地应对外部的挑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