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加快培育发展太空经济新业态
http://www.CRNTT.com   2023-06-26 10:38:14


 
  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太空高远位置优势,提供通信、导航、遥感等信息服务,仍是太空经济的主要业态。欧洲咨询公司发布的《太空经济报告2022》显示,2022年全球太空经济总额达4640亿美元,较上一年度增长8%。其中,83%的增长贡献来自卫星服务商,包括电信、地球观测与利用卫星导航提供服务的公司。

  与会专家表示,当前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太空未来产业将成为新赛道。

  依托建设在轨卫星检校场、数据分发共享平台等基础服务平台,以及突破小型化、集成化导航芯片等技术,中国空间应用技术不断取得进步,并探索太空经济新业态,提升航天产业规模效益。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2年发布的《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提出,未来五年中国航天将“培育发展太空旅游、太空生物制药、空间碎片清除、空间试验服务等太空经济新业态,提升航天产业规模效益”。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研究员侯宇葵说,通过通信、导航、遥感卫星的综合应用以及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进行融合,空间应用的模式及形态得到不断丰富。

  当前,中国多地基于资源禀赋与创新优势,培育太空经济新增长点。上海发展航天历史悠久,依托临港新片区卫星研制基地、闵行航天基地,将加快打造商业航天智能化制造基地。

  “太空旅游对游客身体条件的要求很高。”中国首批航天员兼教练员李庆龙说,根据飞行难度和到达高度,太空旅游飞行前的训练时间大致为数天到几个月不等,需要游客付出时间、金钱、精力和努力。

  根据离地面高度由近及远排序,太空旅游可以分成抛物线飞行、高空飞行、亚轨道飞行和轨道飞行。与会专家表示,虽然轨道飞行更接近太空旅游的理想状态,但相比之下,成本相对较低的亚轨道飞行,有望率先实现。目前适合轨道旅游的民用空间站等配套系统尚未建成,预计未来几年会有新的技术突破。

  “目前的太空旅游市场与民用航空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很类似,预计10年后太空旅游的价格下降会很快。”中国商业航天发展大会组委会秘书长、中关村领创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联盟秘书长龙开聪说。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