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从第二个结合看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http://www.CRNTT.com   2023-06-05 10:23:13


 
  (三)文化的自觉

  北京中轴线北延,燕山脚下,一组古朴典雅的建筑群坐落山间。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文华堂南广场,一座石雕巍然矗立,上面镌刻的“赓续文脉”四个大字,宣告着这座崭新文化殿堂的职责使命。

  “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继续传承下去”,2023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考察时强调,盛世修文,我们这个时代,国家繁荣、社会平安稳定,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

  凡树有根,方能生发;凡水有源,方能奔涌。

  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质和独特定位,坚定守护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放在文明传承、时代进步和世界发展的大视野中进行观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华民族创造和传承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明,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华夏儿女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2014年10月,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充分发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今天所具有的伟大智慧,也需要充分运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积累的伟大智慧。

  从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到广东潮州广济桥;从山西平遥古城,到甘肃敦煌研究院;从陕西西安博物院,到广西北海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带着深厚的历史感,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足迹”遍及全国,考察文化遗产,探寻文明根脉。

  一路走来,他对这片沃土的真挚感情、对中华民族光辉历史的深情致敬,始终如一、绵延不绝。

  30多年前在河北正定工作时,习近平同志曾深情告白:“一个热爱中华大地的人,他一定会爱她的每一条溪流,每一寸土地,每一页光辉的历史。”

  在正定,组织编写涵盖正定古代、近代、现代各阶段历史的普及读物《正定古今》,“有了这本书,就可以更好地鉴古励今”;

  在福州,全力保护三坊七巷等文物古迹,强调“评价一个制度、一种力量是进步还是反动,重要的一点是看它对待历史、文化的态度”;

  在浙江,指出“我们踏着来自历史的河流,受着一方百姓的期许,理应负起使命,至诚奉献,让我们的文化绵延不绝,让我们的创造生生不息”;

  到中央工作后,强调领导干部要“坚持正确政绩观,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

  ……

  将中华文明的精华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历史自信和战略清醒,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固本培元、立根铸魂的思想力量。

  拉开历史纵深,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

  “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012年11月底,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示。

  这是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一次集体活动。从五千年辉煌历史溯源,以百余载近代奋斗起笔,新时代中国领航人以大历史观、大文化观,开启了治国理政新的篇章。

  也是在这次参观展览中,习近平总书记指明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国特色”究竟源自哪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之“中国性”究竟源自哪里?

  半年多之后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做到“四个讲清楚”:

  “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

  “这种思路,瞬间拉长了‘中国特色’的时间之轴,并将之接入深邃的中国文化之池。”一名外国学者这样评价。

  以史鉴今,资政治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理国家和社会,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

  “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中国古人的观点给今天以深刻启迪。秉持“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党的历史上首次系统描绘和部署中国之治“制度图谱”,筑牢中国长治久安的制度根基。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中,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我们品读出“贵和尚中”“天人合一”等历史智慧。

  从“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忧患意识,到“十四五”规划纲要设置专章对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战略部署,我们看到“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的清醒。

  ……

  在坚守马克思主义大“道”的同时,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文化广泛应用于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价值与文明的高度加以创造和发展,使之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打开创新空间,掌握思想和文化主动——

  又一次思想解放。“第二个结合”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五四运动95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绿树婆娑的北大校园,在同师生座谈时指出:

  “经过反复征求意见,综合各方面认识,我们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中国梦”唤醒中国人民最深厚的文化基因;将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创造性凝结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推动形成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社会风尚;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历史长河中看待文化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功能,在时代大潮中把握文化引领社会变革的重要作用,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发挥文化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价值。

  2021年3月,北京友谊宾馆,全国政协联组会现场气氛热烈。

  “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席话,打动了无数国人的心。

  今天,中国人民志气、骨气、底气极大增强,焕发出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浙江杭州,良渚遗址公园正门外,高达20米的雕塑“良月流辉”屹然挺立,顶端跳跃的火焰象征中华文明生生不息。

  新世纪之初,采石爆破声曾在这里此起彼伏。

  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到良渚遗址调研,明确指示:“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

  “影响遗址安全的湖州德清县6家石矿场,关停有困难。”在场者如实汇报。

  “明天,就去湖州。”习近平同志当机立断,次日就赶到湖州调研。很快,几家石矿场彻底关停。

  青山还绿,遗址重生。2019年7月,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识提前一千多年”。

  溯源最深沉的历史,才能开启最长远的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中华文明的继承弘扬和创新发展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思考,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论断、重要思想、重要观点。

  在“天下第一雄关”甘肃嘉峪关关城,叮嘱“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在山西云冈石窟,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在福建福州三坊七巷,强调“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归根结底在于铸就文化的新辉煌、创造新的文明形态。

  历史告诉我们:近代以来,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冲击,中华文明在探索中前行,各种思想流派、各种制度模式、各方政治势力轮番登台,但都没能找到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正确道路和有效办法,没有找到中华文明创新发展的正确方向和有效路径。

  现实启示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实现了中华传统文化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改造,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活力,铸就了中华文明新辉煌。

  未来召唤我们:不能躺在中华文明的历史殿堂里当“啃老族”,而是要奋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创造新的更大奇迹,也需要在文化建设和文明发展上创造新的更大辉煌。

  夏日阳光照耀着梁家河的黄土坡,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广场上,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

  当年,来插队的习近平问乡亲,你们觉得什么样的日子最好?

  有人告诉他,就是“不再要饭,能吃饱肚子”,下辈子“想吃细粮就吃细粮,还能经常吃肉”,还有人使劲想了想,大着胆子说,“将来上山干活挑着金扁担!”

  如今的梁家河,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乡亲们的“金扁担”越挑越稳。

  一个小山村,印刻着初心使命,浓缩着时代巨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不仅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包含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创造,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作出了中国贡献。

  马克思指出:“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

  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品”,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为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提供中国方案。

  “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远未完成,我们仍须努力。”

  2015年9月,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讲坛,首次面向世界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着对“和而不同”的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华民族鲜明的价值追求延展至世界维度,实现中外话语体系在价值观领域的开创性对接。

  2023年3月15日,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150多个国家的500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领导人相聚“云端”,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今天的中国以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出时代强音。

  在新的历史起点,吸吮着五千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