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网评: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切实解决发展问题
http://www.CRNTT.com   2023-04-25 18:02:27


  中评社北京4月25日电/网评: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切实解决发展问题

  来源:大公报 作者:吴志斌(中国侨联委员、安徽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副主任)

  今年1月中,政府统计处发表居于分间楼宇单位人士的主题报告,指出根据2021年中期人口统计,全香港现时约有107371个㓥房,较2016年增长接近17%。与住房难相捆绑的另一个“老大难”问题便是土地开发不足,利用率低下。而造成香港土地开发不足的主要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

  据悉,过往香港规划发展土地往往需要15至20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落地执行。例如古洞北、粉岭北新发展区,早在1998年就进行前期研究和公众咨询,十年后又再重新展开三轮公众咨询,直至2013年年中才完成建议发展大纲图。以往政府的土地开发程序一直沿用“分散式”来进行规划,一幅5000公顷的土地,往往分割成至少20个分区项目,也就是要走20次规划、咨询、审批程序,方能进入真正的收地和工程开发阶段。

  在调查研究中寻找方法

  从表面上来看,土地开发没有行动力是运作效率低下的问题,但从更本质的角度来看,这恰恰反映出的是,部分人在解决问题和矛盾的实践论和认识论层面出现了与现实困境的“脱轨”,即一味地从既定规矩、程序乃至惯性思维之中寻找解决答案,眼睛不往下面看,不往基层看,而是转身从过去的制度中寻找执行路径。

  无论是关乎民生的公屋问题,还是三年疫情中暴露出来应对紧急公共卫生危机的政策制定滞后,乃至黑暴初期处理暴徒的手法,都在提醒我们,虽然香港已回归祖国二十多年,但有些人对回归前制定规则和制度过分“迷恋”,执著于程序问题,造成对现实问题把握和解决的不力。尤其是,过往有些人不常走出办公室,更极少考虑从现实所需的层面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最终使得政府推动改革的后劲不继,政策制定和实施难显魄力。

  要破解香港深层次问题,先要破解治理思维和落地实践方面的矛盾,即当下社会发展的新兴问题与部分人仍用陈旧方法解决矛盾的不对称性。换而言之,要迎难而上解决问题,就要首先做到眼睛向下,双脚迈开,深入基层,走街串巷,在调查研究之中找寻解决问题的钥匙。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并指出“调查研究是一门致力于求真的学问,一种见诸实践的科学。”国务院总理李强亦曾表示,“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

  在过去一段长时间,政府内有些人的管治逻辑都以“程序正义”作为主要的“指导思想”,在解决问题不力的情况下,为自身行政效率低下找足借口,于是出现了一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怪心态,即彻底解决问题并非最重要,只在乎程序步骤是否做到位,结果令解决问题的进度变得缓慢,甚至花费大量时间在没有意义的讨论之上,形成了“自我内耗”。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香港社会急需树立一种新的、充满活力的乃至有担当的社会核心价值理念。如果说“一国两制”是政治和法律的底线,那么在现实层面,它也为香港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价值融合点。“一国”强调的是统一性,而“两制”着重于融合性。香港特区需要融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执政七十多年来的治国理政之成功优势与经验,例如集中力量办大事,强调调查研究的实践方法,以目标和结果为导向,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将社会再分配落实到位的公平初衷。

  锻造为民高效管治队伍

  笔者认为,民主、自由和法治是“一国两制”下香港特区的核心价值,但在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下,除了这些核心价值之外,香港更需要善用和总结“两制”之利,借鉴内地的管治经验和优势,将之变成香港发展的新动能,以期铸造出新的香港核心价值,以实现“两制”在管治、价值理念乃至人心认同方面的契合。

  “两制”不能对立,也不能割裂。在“一国”的统一性之下,“两制”的融合性是要求香港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独特优势之际,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的执政历史上汲取宝贵的发展经验,为己所用,扬长避短,有机结合。唯有如此,“一国两制”才能在港澳乃至更为广泛的华夏土地上,有机落地,生生不息。特别是香港已进入由治及兴的新阶段,香港若能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从民间和田野中铸造解决社会矛盾的利剑,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披荆斩棘、欣欣向荣、为民高效的香港管治队伍,一定会将带领香港社会再续香江传奇,再创辉煌!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