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深化大湾区医护人才交流
http://www.CRNTT.com   2023-04-24 19:42:47


  中评社北京4月24日电/据大公报报道,80多名参与“大湾区医疗人才交流计划”的广东省医护人员日前抵港,包括医生、中医专家、护士等,全部是广东省卫健委精挑细选的英才,未来约一年内会在医管局的联网医院参与临床工作、交流学习。笔者十分支持是次交流计划,香港医护人手长期紧绌,计划长远有助促进粤港两地医护人手及临床服务产生协同效应,从而提升大湾区医疗服务质量,互为裨益。

  有效保障病人利益

  为解决香港医疗人手长期不足问题,特区政府于去年9月公布“大湾区医疗人才交流计划”,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医生获香港医务委员会批准有限度执业注册,专科护士亦毋须本地注册以及免考职业试,来港交流约1年。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医疗技术水准的提升和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医管局主席范鸿龄指出,这次计划是香港与内地医疗人才交流的重要里程碑,内地医护人员带同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来港,与香港医护人员互相切磋、互相学习,大家在交流过程中必定会获益良多,病人亦一定可以从中得益。

  有人曾担心内地医护来港,会有语言不同,能否适应香港的医疗工作模式等问题。但事实上,经过抗疫期间内地医护援港的情况来看,两地医护在语言交流上完全没有问题。有香港医护亦表示,上次来港的内地医护人员中英文水平都很好。他们与香港医护团队幷肩奋战,合作无间,共同商讨及制订治疗方案,结合中西医治疗,令本港医护压力得以纾缓,保障病人得到适切的治疗,是两地医护团队医疗合作模式的成功尝试。

  这次来港交流的医护人员是经过广东省卫健委精挑细选的英才,平均有8年工作经验,更有部分医生有长达20年的工作经验,临床经验丰富,逾半拥有硕士或以上学历,大部分在内地三甲医院工作。虽然两地医护在工作模式上仍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性,这方面需要时间去磨合,笔者期望医管局可以进行协调,帮助解决。

  香港医护紧缺情况现时仍较严峻,因为医生数量不足,导致医生诊症的时间愈来愈短,平均3分锺就诊完一个病人,未能详细向病人讲解病情。在护士方面,更出现一位护士同时照顾20位病人的情况,护士与病人的理想比例是1比6。<nextpage>

  这次内地首批来港交流的内地医护虽然只有80多人,人数不多,但透过是次交流,有助两地医护建立互信,未来将吸引更多内地医护人员来港,让病人成为计划最大的得益者和受惠者。交流计划涵盖护士、中医、放射技师等不同临床医护专业,为湾区医护专业交流学习开辟一个可持续的渠道和机制,亦对进一步深化粤港合作幷延续两地医护团队在疫情中建立的专业合作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为湾区培训更多人才

  粤港两地多年来在医疗卫生合作一直十分紧密,幷在《粤港医疗交流合作备忘录》的框架下,定期进行人才交流、互访和培训合作。是次交流计划,是建基于两地医疗团队在疫情期间的成功合作经验,进而拓展交流范围的阔度及深度,除了包括不同临床专业,参加计划的人员按机制在香港作出相应的注册后,还会获安排加入医管局团队,为病人提供日常临床服务。

  笔者建议,特区政府可充分发挥香港在医疗卫生管理及技术、专业培训和生物医药科研等方面的国际化优势,助力大湾区的医疗创新及合作,深化粤港医疗人才的专业交流,鼓励香港医护人员定期到湾区内地城市开展学术交流,而且要充分发挥香港在培训医疗专才方面的优势,把香港大学和中文大学医学院的成功培训模式及经验带到大湾区,为大湾区培训更多医疗专业人才。幷促进两地公营医疗服务的发展,从而提升大湾区的整体医疗服务质量。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