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http://www.CRNTT.com   2023-04-19 08:36:56


 
  第二,高度重视就业质量的提升,努力实现就业“增量提质”。不断完善工资增长机制,将工资增长与经济增长、劳动生产率增长“两同步”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强化法治在提高就业质量中的作用,大力促进劳动力市场的依法治理,对各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坚决说不。在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的同时,注重社会保障方式方法的创新,以适应互联网经济和数字经济对劳动力市场带来的新挑战。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消除就业歧视,促进劳动力市场公平就业,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第三,高度重视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培训实效。无论是实现充分就业还是提高就业质量,加强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当前,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而职业技能培训是缓解结构性失业的关键所在。在不断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应鼓励和支持企业在职业技能培训中发挥重要作用,激发劳动者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提高培训实效放到重要位置,杜绝培训过程中的形式主义,以是否真正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为评价标准和最终目标。高度重视对灵活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拓展职业发展渠道,提高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

  第四,分类施策,关注重点群体就业的突出矛盾。目前,青年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脱贫农村劳动力、农民工等是需要高度关注的就业重点群体。虽然就业难是共性问题,但每个群体的难点又有所不同,需要分类施策,精准服务,缓解他们的就业困难。对于青年群体来说,需要加强职业规划和职业指导,强化高校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和培养人才。同时,大学生也有必要转变就业观念,放弃一味求稳的择业心态,坚定勤奋劳动实现自我价值的理念。对于脱贫农民工,应加大对他们的帮扶力度,加大以工代赈的支持力度,创造获得更多非农就业机会;完善农民工就业创业的支持性政策,加强劳动保护,创新社会保障方式方法。对于残疾人群体,除了要为他们创造更多就业创业机会外,更要充分发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吸纳残疾人就业的引领作用,并采取措施调动用人单位主动招录残疾人。

  第五,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畅通信息,解决结构性矛盾。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导致信息不对称、供需失衡,是产生结构性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表现为一边是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人选,另一边却是劳动者找不到合适的岗位。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多开辟一些专题招聘、专项招聘、特色招聘等渠道和平台,提高招聘求职的效率和精准度、针对性,降低供需双方的搜寻匹配成本。

  第六,加强对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评价、监督和指导。建立科学的高质量充分就业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评价发现问题和短板,提高政策的自我优化能力。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切实让就业优先政策落实落细。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政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参与的社会合力,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目标顺利实现。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