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川渝专家“双向奔赴”惠基层
http://www.CRNTT.com   2023-02-17 09:54:29


 
  运转如何长效

  双赢互惠,引领科技创新

  在一次重庆市专家服务中心组织的交流考察活动中,熊伟遇到了四川省农科院的研究员陈栋。

  “川渝地区脆李花期倒春寒、花芽分化和果实成熟期梅雨寡日照逆境,导致产量低、品质差以及采后贮藏期短。”考察结束后,熊伟说出了影响当地脆李产业发展的原因。

  “深度挖掘脆李种质资源,结合分子鉴定技术筛选出适宜当地栽培的脆李新品种,这个做法怎么样?”陈栋接过了话茬。

  川渝两地的专家一拍即合,对“川渝脆李新品种选育及熟期配套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这一课题进行研究。最终实现延长果实采摘期3个月,揭示了连阴雨寡日照逆境脆李优质高产的生态适应机制,构建了川渝脆李熟期和供应期调控体系,解决了生产上早期落果、裂果、品质差等瓶颈难题,实现脆李果实5个月鲜果供应。

  为什么科技专家愿意参与到川渝两地的科技帮扶当中来?“在帮助受援单位的同时,也能够检验我们的科技成果是否真的能落地。”熊伟告诉记者,“同时,我们也能够通过这个平台认识更多其他领域的专家,实现跨界合作。”

  为了激励更多专家沉到基层,干出实效,重庆和四川人社部门对具体项目予以一定经费保障。同时,对专家团服务成员,在项目申报、课题申请、继续教育、职称评聘等方面予以倾斜。

  不仅如此,更多机制创新在路上,让科技专家和受援单位在其中实现双赢。川渝两地定期召开通气会,对于专家服务团的成果进行互认,激励更多专家参与到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当中来。在签约机制方面,突破以往专家以个人名义与受援单位签订协议的常规模式,探索并促成了部分专家所在单位与受援单位签约合作,共同推动基层“产业链”“人才链”畅通融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