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胡春华人民日报撰文: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http://www.CRNTT.com   2022-11-15 16:30:17


 
  (一)农村要逐步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现在农村生活条件已有很大改善,但离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农村道路、供水、能源、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还不健全,厕所、垃圾污水处理、村容村貌等人居环境条件还需持续改善,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托幼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需要紧紧围绕逐步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这一目标,努力实现:农村基本生活设施不断完善。乡村水电路气信和物流等生活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完备,农村住房建设质量稳步提高,生产生活便利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公平可及。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资源县乡村统筹配置、合理布局,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农村环境生态宜居。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卫生厕所进一步普及,生活垃圾和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农村生态环境逐步好转,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深入人心。乡村风貌各具特色。村庄风貌突出乡土特征、文化特质、地域特点,既个性鲜明、富有特色又功能完备、设施完善,保留乡风乡韵、乡景乡味,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二)农村要创造更多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机会。现在越来越多农民选择离土不离乡,在县域内就近就地就业。2021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有1.62亿农民工在县域内就业,占全国2.93亿农民工总数的55%。需要全面拓宽乡村发展空间,增加县域就业容量,带动更多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增收,努力实现:乡村就业更加充分。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得到有效开发,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就近、稳定的就业岗位,农村劳动力稳定外出务工就业,农民生产经营能力、就业技能和质量显着提高。农民增收渠道更加多元。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乡村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农村营商环境显着改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不断强化,各类人才留乡返乡入乡就业创业,成为带动乡村发展的主力军。

  (三)农村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文明风尚和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乡村振兴不能仅盯着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改善,忽视乡村治理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在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软件”上下功夫,努力实现:乡村治理效能显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进一步抓实建强,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健全,乡村善治水平显着提高。乡风文明程度明显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农村移风易俗取得扎实进展,农民精神风貌全面提振,良好社会风尚蔚然成风。农村社会保持稳定安宁。农村各类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平安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社会环境始终保持稳定。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