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循环效率水平
http://www.CRNTT.com   2022-09-08 08:02:18


   
  二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畅通经济循环最主要的任务是供给侧有效畅通。有效供给能力强可以穿透循环堵点、消除瓶颈制约,可以创造就业和提供收入,从而形成需求能力。对此,需继续完成“三去一降一补”重要任务,全面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增强供给体系韧性,形成更高效率和更高质量的投入产出关系,实现经济在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
  
  三是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同时,要发挥好再分配的调节作用和第三次分配作用,围绕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提高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精准度,提高公共服务支出效率,切实减轻中等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和后顾之忧,为更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提供支撑。
  
  四是推动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不断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制度,在推动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知识、数据等重要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方面加大探索力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加快形成现代市场体系。
  
  文章强调,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对此,要提升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水平,增强国际市场话语权,积极参与相关规则的制定;推动对外开放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国际投资、人才等资源要素,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与发展中国家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的合作;有效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经济特区、开发区、保税区等对外开放前沿高地的作用,聚焦投资与服务贸易便利化改革,不断探索制度创新、先行先试,为中国高水平开放探索新模式新经验;对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应采取及时纾困与激励措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二者的关系要综合看、系统看、长远看,更好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总的来看,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要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必须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既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又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