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发展个人养老金融影响深远
http://www.CRNTT.com   2022-08-30 08:01:01


 
  发展个人养老金融意义重大,也面临巨大挑战

  文章认为,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需要养老金融为载体。当前发展养老金融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意味着中国的财富管理进入新的阶段。个人养老金融毫无疑问是长期资金,有利于促进价值创造,同时分享经济成长的成果,有利于金融和非金融产业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并通过金融,实现社会财富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但在中国现阶段,发展养老金融同时面临着巨大挑战。

  第一,社会在养老问题上对于政府的期望和依赖性比较大,可能影响个人养老金融的发展。如果基本养老替代率下降,影响到养老的基本生活,可能带来社会稳定风险。即使养老金融发展良好,但在大多数人无法参与的情况下,可能会带来诸多的新风险。从金融操作上来看,也会导致高成本。这是一个挑战,即怎样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个人养老金融中来。这涉及到对低收入者的激励、金融税制优化和税优激励的选择等多个方面。

  第二,资本市场当前发育不充分,是否能承载养老金融的功能面临着诸多挑战。中国金融市场化程度有待提升,现在资本市场上竞争与垄断并存,一些基础设施是不完善的,如资产定价基准等。资产的估值、专业服务的水准和能力还有待提高。现阶段,资本市场与产业成长的良性循环还没有完全形成,价值投资的理念还不强,股市基本上是炒作,长期价值投资的机构投资者也不多。在这种情况下,与养老金融所要求的长期投资,尤其是价值投资,并且要与经济增长的成果挂钩,这就形成了一个挑战。

  第三,养老金融的风险管理。养老金融在产品设计、资产配置、信息披露、投资顾问等方面有长足的进展,但是风险是不对称的。机构或者银行基本稳赚不赔,在打破刚兑背景下,个人是要承担风险的,这就形成了风险的不对称。老百姓怎样来看待这个问题?这也需要相关参与者转变理念、提升能力。养老金融的风险管理是一个新问题,而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做法进行产品设计和监管,养老金融可能会引发新的社会风险。

  第四,金融法治化不足,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不力。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这几个环节来看,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是不力的。现在不断地提醒投资有风险,理念上是对的,但要思考怎样让这种风险对称。如果是“一边倒”,有的旱涝保收,有的承担风险,对金融消费者是不公平的。综合监管能力怎么跟上去?养老金融这种比较新的事情,跟以前政府的监管对象是有区别的,怎样与时俱进,对政府的监管能力也是一个挑战。

  第五,养老账户的整合。发展个人养老金融意义重大,但是挑战也不小,怎样把这件事情做好?整体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在“自扫门前雪”的政绩考核和管理格局下,账户和APP可能也会越来越多,这给个人带来的便利性和获得感会下降。这要求在整体设计上,必须站在社会的角度、站在为社会成员服务的角度来真正提高便捷性,而不仅仅是在金融机构的层面。比如现在实现了个人收入通过个税APP去汇集,这是一个进展,但是对低收入者的各种补贴,又是通过其他账户来实现的;个人养老金融账户又是单独的一个。如果这些账户不能连通,恐怕不仅仅会造成数据的分割、信息的不对称,带来宏观管理上的风险,也会给个人带来风险和不便利,降低社会对于这种制度的认同感。

  从这一点来说,需要各个部门之间充分地沟通,形成一种协同机制和统一的数字平台,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我们国家很容易形成这样一种局面:从各个部门来看都是好事,办完合起来以后又出现更大的问题,就是所谓的合成谬误。怎样摆脱治理中的合成谬误,目前还没有找到有效的办法。如何避免在个人养老金制度设计和实施中产生合成谬误,以避免给社会带来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这需要从更加宏观、更加整体的角度去考虑。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