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用法治思维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22-08-27 08:37:18


  中评社北京8月27日电/“法者,治之端也。”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对外开放深入推进,需要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他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要完善法治建设规划,提高立法工作质量和效率,保障和服务改革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加强涉外法治建设,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工作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前景向好,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这启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市场经济与法治的关系,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当前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考验各级领导干部经济工作能力的重要方面。
  
  把握经济发展与法治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要认识到,“法治”与“经济”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法治是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实现市场经济的良好运行,必须以良法善治为基础。
  
  市场是配置资源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需要有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体系,确认和规范市场主体的资格与行为,为市场活动提供公正、稳定、可预期的法治环境。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这就为我们指明了法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作用。
  
  总的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法治经济的本质要求就是把握规律、尊重规律。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坚持法治思维、增强法治观念,深入把握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依法调控和治理经济,使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更加自觉、更加有效。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重大价值
  
  所谓法治思维,即以现代法治理念为基础、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依据规则至上、职权法定、尊重人权、正当程序等原则要求,分析事物、判断是非、作出决策的理性思维方式。法治方式,就是运用法治思维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和手段,是法治思维在实践层面的具体要求与表现。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对于现代经济发展的重大价值与功能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以法治方式确认和保护产权。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确认和保护产权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与任务。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在于建立一个完善的现代产权制度,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物权法、自然资源法、知识产权法、公司法等法律制度所规定的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等物权以及知识产权、股权、公司财产权等权利,构成一个庞大的产权保护法律体系。有恒产者有恒心。祗有以法治方式确认和保护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的人身权、财产权等,才能更好稳定经济秩序和市场预期,更好保障市场主体的安全感和获得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