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1997年,韩国濒临“国家破产”
http://www.CRNTT.com   2022-07-20 14:34:05


  中评社北京7月20日电/据环球时报报导,近日,斯里兰卡宣布国家破产。“国家破产”是指一个国家对外资产小于对外负债,即资不抵债的状况。“国家破产”和在日常生活中的个人破产、公司破产有本质区别,并不是真正的“破产”,只是一种国家金融失信行为。宣布国家破产的斯里兰卡燃料短缺、停电、药品匮乏、食品价格上涨、公共服务基本中断、学校关闭、公交系统停摆……有人说这一切,像极了韩国电影《国家破产之日》中的场景,这让不少人回想起1997年,韩国经历的动荡与艰难。

  恐慌充斥着每个人心头

  1997年,注定是每一个韩国人不能忘却的年份。这一年,韩国支柱企业一个接一个地倒下,韩元不断崩盘,人们眼睁睁看着家产不断贬值,恐慌充斥着每一个人的心头。韩国在朝鲜战争一片废墟中,从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实现了向发达国家的跨越,成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亚洲四小龙”之一。有经济学家评论,在二战结束后,由发展中国家跨越到发达国家的中等人口国家寥寥无几,而韩国无疑是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可是谁能想到,韩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依靠制造业和出口起家,80年代创造了“汉江奇迹”,但在1997年差点因亚洲金融危机而破产。

  1997年开年,韩国大企业韩宝钢铁轰然倒塌,对外宣布破产,紧接着政府支持的几家大型企业开始倒闭——韩国产品在国际上竞争力大幅缩减。年中,亚洲金融危机席卷泰国,金融业的动荡导致国际市场经济风向偏向保守,韩国出口型经济受到巨大影响,工厂大面积停业,大批人员失业。通货膨胀之下,物价飞涨,民众更加走投无路。

  面对危机,普通百姓各有打算。在电影《国家破产之日》中,金融新人尹正学认为危机也是契机,押上全部身家投资捞一笔。小企业主岬秀多年积累的财富一夜化为乌有。韩国濒临破产,国家和平民都走到了命运的岔路口,想要阻止危机的人、想借机获利的人、想要守护自己的企业和家人的人做出了不同选择。正是由于对这段历史刻骨铭心,这部电影被认为刻画了当时韩国从上到下的众生相。电影活生生展现了金融风暴带给韩国民众的精神创伤:企业偿还不起债务,破产潮来临,失业潮随后而至,社会陷入一片恐慌,有人变卖房产,借酒消愁,自杀率节节攀升。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