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用强有力监督筑牢粮食安全防线
http://www.CRNTT.com   2022-07-14 11:15:46


  中评社北京7月14日电/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报导,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事关国计民生。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粮食问题不能只从经济上看,必须从政治上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粮食购销领域是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的关键环节。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强调,深化粮食购销等领域腐败专项整治。浙江省纪委监委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紧盯粮食购销领域腐败、责任、作风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整治。

  深化对涉粮腐败问题规律性认识

  浙江省纪委监委认真分析研究查办案件具体情况,通过总结梳理,不断深化对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规律性认识。

  粮食购销领域腐败案件呈现出的特点。一是靠粮吃粮。主要涉及粮食主管监管部门、国有粮食企业、粮库(粮站),涵盖了粮食收购、储存、销售等多个环节,私设“小金库”手段多样,挪用私分国有资产占比较大,涉案金额较大。二是不收敛不收手。大多数违纪违法行为发生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其中在党的十九大之后仍不收敛不收手的占比达78.4%,部分违纪违法行为持续10年以上。三是一把手腐败。国有粮食企业、粮库(粮站)一把手违纪违法问题占该领域查处案件的34.3%。四是抱团腐败。违纪违法主体“圈子化”特征明显,国有粮食企业、粮库(粮站)、私营粮企等“上下勾连”“集体抱团”“内外勾结”共同违纪违法现象突出。五是主要发生在基层。基层国有粮食企业、粮库(粮站)违纪违法行为占查办该领域案件的89.7%。

  涉粮腐败行为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是在粮食采购中骗取“订单粮”补贴。如,义乌市粮储公司业务部原经理傅某某,与当地农场投资人合伙骗取本地“订单粮”财政补助资金,侵害种粮农户第三方利益,直接影响鼓励种粮财政资金精准投放。二是在粮食收储中“以陈顶新”“以次充好”。如,中储粮湖州直属库将安徽省某粮油公司交付的上年陈粮作为本年新粮入库;舟山市粮储公司明知质量不合格,仍对安徽省某粮油集团2000吨早籼谷进行收储,严重影响粮食质量安全。三是在粮食销售中违规处置“溢余粮”。如,舟山储备中转粮库在粮食进出仓的中转业务中假公肥私,私自销售“溢余粮”,将所得违规资金用于发放职工福利。四是在粮食代储中“库粮被移用顶抵”。如,省农发集团绿农公司在内蒙古某市外租库点,有2.3万吨玉米粮被当地移用顶抵为政策粮库存,严重偏离粮食储备数量真实、质量安全、储备安全要求,直接构成应急状态下“无粮可调”重大风险。五是在粮食经营中编织“靠粮吃粮”利益链。如,省粮食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傅某某,在任省镇海港中转粮库董事长期间,与多家粮油公司、物流公司内外勾结输送利益,成为粮食系统政治生态重大污染源。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