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彰显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
http://www.CRNTT.com   2022-06-05 15:26:19


  中评社北京6月5日电/据光明日报报导,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极为重视对自身历史的探究、自身文明的追溯与自身文化的弘扬。尤其自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起,党中央多次就相关问题进行专门讨论或作出指示,代表性文献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等。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可见党中央对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始终念兹在兹、一直高度关注。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此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意深远、信息量大,很明晰地强调了中华文明在当代中国的价值与意义。

  首先,中华文明甚为重要。它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形塑了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它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无论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还是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皆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这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屹立不倒之本;它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中华文明属于根植在彼此内心深处的共同精神财富,也是血脉相连、心灵契合的文化基因,可谓全世界华人的共同精神家园;它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所谓因革损益,与时俱进,贵在于返本变通中赋予旧物新意,当前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须聚焦于把悠久文明里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其次,中华文明甚为独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内化为区别于其他文明体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