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化解三重压力 稳中求进实现高质量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22-04-14 08:22:55


三重压力是中国新发展阶段面临的主要困难,不只是今年经济运行面临的压力,也不只是疫情冲击带来的短期困难,而是中长期都需要加以应对的挑战。
  中评社北京4月14日电/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看到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强调应该在正视困难的基础上坚定信心,提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确保2022年宏观经济保持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把三重压力列为当前需要应对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探索化解三重压力的有效方式和路径,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1.三重压力的主要表现

  光明日报发表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院长郭克莎文章分析,需求收缩主要表现为,消费和投资恢复迟缓,稳出口难度增大。与2019年相比,2020年和2021年内需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有明显下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也有明显下降。这两年中国出口增幅较高,但从2022年开始,出口增速也面临收缩压力。

  供给冲击主要表现为,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的循环受到冲击。一是部分重要产业核心部件供应受到限制,影响了产业发展和升级,如电子芯片、汽车芯片的供给不同程度受阻;二是能源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运行产生冲击,如国内煤炭、电力供给出现短期波动,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带来一定输入型通胀;三是部分原材料供给出现物流受阻、局部短缺和价格涨幅较大等问题,影响了区域性、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的循环关系。总体看,来自国内的供给冲击主要是结构性矛盾引起的,来自国外的供给冲击主要表现为价格干扰。

  预期转弱主要表现为,各种因素叠加影响预期。一是局部疫情时有发生,使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维持经营和发展面临较大挑战,一定程度影响其投资预期;二是房地产开发商受到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影响,对市场带来涟漪效应;三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经营发展更加谨慎,顺周期观念和行为有所增多;四是资本市场波动下行增加了市场的不稳定因素,一定程度降低了预期。

  三重压力是中国新发展阶段面临的主要困难,不只是今年经济运行面临的压力,也不只是疫情冲击带来的短期困难,而是中长期都需要加以应对的挑战。

  首先,“三重压力”是经济发展阶段转变过程中面临的客观挑战。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是一个曲折、艰巨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一个比较突出的表现,是经济下行和需求收缩相互影响,即经济下行导致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又会使经济继续下行。只有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增加高质量供给,有效促进消费升级、扩大消费增长,使投资和出口更加具有可持续性,才能扭转需求收缩趋势、改变经济下行惯性。

  其次,美西方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遏制打压将长期化。中国是正在快速崛起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西方对中国经济技术发展的遏制打压已是难以避免的趋势。其中,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是起步较晚、仍在爬坡的重点产业,许多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对外依存度较高,势必成为美西方实施遏制打压的焦点,并在技术升级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供给造成较大冲击。

  最后,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利于增强中国经济技术发展的自立自强能力,降低对外部技术和资源的过度依赖,减少由此可能带来的供给冲击。但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个需要逐步推进的过程,其中还会受到国内循环或国际循环不畅的制约,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发展仍会受到需求收缩、供给冲击的影响。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