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网评:以党建引领推动基层协商治理现代化
http://www.CRNTT.com   2022-04-08 16:04:44


  中评社北京4月8日电/网评:以党建引领推动基层协商治理现代化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李德虎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党领导下的基层协商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和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创新举措。准确把握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协商治理的内在逻辑和着力重点,对于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

  党建引领基层协商治理的三重逻辑

  从理论逻辑来看,党建引领基层协商治理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实现双向互动的重要机制。中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引领社会的理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深化了党建引领机制的构建,通过协商民主融入基层社会,使协商从高层下沉到基层、从政府扩展到社会,逐步形成政府与社会协商共治的治理形态,使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紧密相连。这一协商治理机制形塑着革命、建设和改革发生所需的群众基础,而群众意愿的表达和基层社会结构也会深刻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运行和政策取向。

  从历史逻辑来看,基层协商治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探索出的民主治理形式。党建引领基层协商治理既有和合文化基因和自治因素,又有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对协商民主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如果说民主参与、民主施政、协商于民是基层协商治理的重要呈现方式的话,革命语境中的“协商”便是实现革命组织动员的重要方式,深嵌在党组织深入乡村社会的全过程。这一过程创造了参政议事、提案活动、代表联系群众、“三三制”政权原则等实践形式,体现了基层民主的发生逻辑。新中国成立之后,协商民主逐步融入现代国家治理之中,创造了劳资协商会议和职代会制度,开启了城市居民自治先河,融入乡村社会整合体系之中。改革开放以来,“乡政村治”和“街道—社区”体制的兴起,尤其是行政权和自治权的分离和协作,释放了社会活力,拓展了基层协商治理空间,使之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实践。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