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修复古籍,探秘时光
http://www.CRNTT.com   2022-04-07 08:50:06


 

  作为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南京图书馆古籍藏量160余万册(件),需修复的古籍约40余万册(件)。同时,这里也是首批国家古籍修复基地、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人才培训基地、国家古籍修复技艺“江苏传习所”,每年可修复古籍200余种。年轻人能否扛起这个重担?“这里的年轻人都是古籍修复科班出身,理论知识比我们当年掌握得更扎实,把古籍交给他们我很放心。”杨来京说。

  “通过修复古籍,我也仿佛在与古人对话。”抚摸着已经修复好的古籍封页,90后修复师丁峰觉得,赋予古籍生机活力,做时光的探秘者,自己从事的工作很有意义。

  既有精湛的修复技巧,也敢于拥抱新鲜事物,这是年轻修复师们的优势。“年轻人掌握理论知识,这是老一辈所欠缺的。”古籍修复中心业务主管陈绪军坦言,在修复技巧上老师傅们更有经验,但年轻人上手更快。从古汉语到绘画美工,再到传统古籍装订和出版学,古籍修复专业需要学习的课程和掌握的知识涉及许多领域。“他们会将很多新式手法和理论运用到修复中,这离不开对古籍修复理论化、课程化的探索。”杨来京说。

  如何让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南京图书馆在进行两方面的尝试,首先要让更多人看到古籍,进而用数字化的办法整理古籍。而仿真复制则对修复师们有着更高要求。丁峰说,为了制作一本仿真复制古籍,他费了不少脑筋,自学修图软件、挑选宣纸品类、复原古籍装帧,每一项流程的复杂程度都不亚于修复一本古籍。“高鹗的殿试卷就是我们仿真复制比较成功的案例,现在经常在各大博物馆展览。”丁峰说。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