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打造产业特色鲜明的自贸试验区
http://www.CRNTT.com   2022-03-24 08:18:43


 
  前一种路径是促进产业集聚、延伸产业链条的通常做法,但随着自贸试验区不断发展,产业发展难免会受到空间上的限制,自贸试验区也难以完全承载产业链条的诸多环节。后一种路径则可以使自贸试验区拥有广大的腹地支撑。在分工合作上,区内可以侧重发展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区外的产业链环节可以成为有益补充。比如:自贸试验区可聚焦创新研发、公共服务、标准制定等环节,而在区外则主要发展生产制造、加工、种植等环节,形成区内与区外互相支撑的态势。在发展模式上,可根据需要设立自贸试验区的合作发展区域,包括生产制造区、种植区、联动创新区等;在发展动力上,自贸试验区拥有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可以形成产业发展的“动力源”“火车头”,辐射带动产业链其他环节及合作发展区发展;在塑造竞争力上,需以产业链为纽带,把自贸试验区与合作发展区联系起来、与广大腹地的资源联系起来,形成以更广大区域、更丰富资源支撑自贸试验区参与国际合作竞争的格局;在服务国家战略上,自贸试验区可通过产业链有力辐射和带动其他区域发展,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为实施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提供助力。

  (三)

  文章认为,打造产业特色鲜明的自贸试验区,关键要持续在制度创新上下功夫。

  一是不断提升自贸试验区的自身功能。自贸试验区要对产业链上下游产生辐射带动作用,就必须做强自身功能,更好集聚全球资源要素,为产业链上下游发展提供研发创新、公共服务等支撑,增强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可以说,自贸试验区的功能越强,其辐射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发展的能力就越强。在这方面,建议打造自贸试验区综合体,集聚全球研发、人才等资源要素,建设产业研发、创新所需要的各种公共服务平台,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链发展的相关品牌,并建立产品质量溯源系统等。以综合体为载体开展更为深入的先行先试,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切实提升自贸试验区功能。

  二是朝着“一体化”方向推动制度创新。当前,中国正在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持续提升国内国际标准一致性。在这方面,自贸试验区可以重点在电子商务、知识产权、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以制度创新推动实现国内国际相关规则和标准顺畅衔接和对接,推动制度型开放;更加注重从自贸试验区特色优势产业链发展的角度,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经贸规则;聚焦国际经贸合作的重点国家和地区,围绕合作发展所需的金融、人才、创新、交通运输、数据流动等,开展有针对性的制度创新,更好适应与合作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往来的需要。

  三是大力提升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及联动水平。要顺应延伸拓展产业链的需求,以制度创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各个环节与自贸试验区同标准、同品质、同监管、同服务、同管理。为此,自贸试验区不仅要从增强产业链竞争力出发,对标国际经贸规则,而且要建立质量溯源系统,完善监管、信息平台,建立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发展机制。与此同时,着眼于解决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建议抓紧建设信息化平台,实现服务、管理、监管覆盖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对产业链上下游及合作发展区域开展人才教育培训,考虑成立自贸试验区产业链发展基金,以此推动合作区域的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等,进一步增强自贸试验区特色优势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