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如果不再与中国结为伙伴,我们就将付出代价
http://www.CRNTT.com   2022-03-22 09:17:14


中国一家汽车用锂电池生产企业的工人在生产线上工作。(新华社)
  中评社香港3月22日电/55岁的加里•希尔是英国什罗普郡一家公司的总经理,该公司生产安装在浴室内的暖风机。直到去年底,该公司从中国采购的零部件比例仍高达90%,例如加热器和电机等。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3月20日载文《如果不再与中国结为伙伴,我们就将付出代价》,文章说,“我一直欣赏中国人踏实肯干的态度”,希尔说。但从去年10月开始,中国供应链“乱套了”。工厂开始要求他预付现金,订单起订量也提高到过去的10倍。对方将此归咎于与疫情有关的供应链中断,包括缺乏工人和运输集装箱等。鉴于巨大的成本和严重的延误,希尔设法更换了4家中国供应商中的3家,将许多采购渠道转回英国。他的公司规模很小,年销售额约130万英镑。事实证明,该公司从中国退出相对简单。然而,对于与中国开展贸易的大型西方公司,如苹果、博柏瑞、耐克、星巴克和大众汽车来说,此类过程将变得非常复杂且代价高昂。

  如今,英国石油公司和麦当劳等西方大公司迅速切断与俄罗斯的关系。尽管俄罗斯是重要的能源出口国和军事大国,但其相对经济规模很有限。而中国的经济处于完全不同的数量级。疫情暴发前一年,美俄贸易仅为349亿美元,但美中贸易高达5500亿美元。

  对许多因俄乌冲突而撤出俄市场的消费品牌来说,俄罗斯仅占其全球销售的3%。波士顿咨询集团的数据显示,中国至少占到美国企业平均销售额的5%,而对一些欧洲集团公司来说,占比更是远高于此。去年德国大众汽车在俄销量为21.6万辆。相比之下,该公司旗下各品牌在中国市场总共售出330万辆汽车——平均每10秒钟1辆。中国占到大众集团总利润的一半以上,暂停在华业务将导致该公司崩溃。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