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网评:“双减”也需做好教育管理“加法”
http://www.CRNTT.com   2022-03-15 16:28:05


  中评社北京3月15日电/网评:“双减”也需做好教育管理“加法”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赵婀娜

  “‘双减’减去的是不必要的、机械的、重复的学业负担”“更好促进‘双减’政策产生实效”……今年全国两会上,“双减”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双减”政策是保障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正确途径。从严审批机构、规范培训服务行为,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拓展课后服务渠道,健全作业管理机制、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自去年7月中央“双减”文件发布以来,一系列旨在让“双减”落实落细的举措全面推进。截至目前,校外培训机构已大幅压减,培训市场野蛮生长现象受到遏制;校内普遍实现课后服务“5+2”全覆盖,教师更加注重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优化作业科学布置,致力于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需求。

  新学期,新气象。持续推动“双减”落地,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还需学校内外同步推进,社会、学校、家庭形成合力,进一步做好“加法”。

  首先,应继续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优质教育资源广泛覆盖,缩小城乡、区域特别是同一区域校际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校内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双减”稳步推进的重要基础。通过深入推进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对优质师资进行高效率调配;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尽可能扩大优质学校的辐射范围;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提供高质量的线上学习资源。惟其如此,才能为“双减”筑牢基础,发挥政策更大效应。

  做好“加法”,还需大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真正做到向“45分钟”要效率、要效果。比如,提升教师的授课质量和水平,打通学科界限、将多学科知识融合,在尊重学生个性基础上分层布置作业,等等。推动实现课堂教学与作业布置的科学化、智慧化与个性化,才能让学生在校园内“吃得饱”“吃得好”。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