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创新多,科技支撑更有力
http://www.CRNTT.com   2022-02-19 09:01:46


  中评社北京2月19日电/据人民日报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广大科技工作者牢记嘱托,潜心科研,各项创新工作扎实推进,创新活力竞相迸发,越来越多的高质量科技供给为经济发展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提供有力支撑。

  在北京,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集成测试大厅,科研人员加班加点、争分夺秒,只为两个实验舱能早日升空,将更多科学实验送入“天宫”。

  在湖北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余宇教授团队承担的一个重要项目正处在攻坚关键期,他一直“泡”在实验室,希望能获取足够的实验数据。

  在四川锦屏,2400米世界最深地下实验室,暗物质探测团队成员们坚守岗位,一步步缩小暗物质可能的藏身范围。

  …………

  科研人员创新的脚步未曾停歇。

  基础研究稳步推进,创新基石更厚实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达27864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基础研究经费为1696亿元,比上年增长15.6%,恢复到疫情前两位数的增长水平,实现良好开局。

  欲致其高,必丰其基。厚积薄发的基础研究,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

  近年来,我国持续强化基础研究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科技体系化建设加快推进,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相继落地,基础研究正在为技术创新提供更多的源头支撑。

  基础研究顶层设计加速强化——

  “国家高度重视基础研究,2021年中央财政本级预算中基础研究支出比上年增长10.6%,有力支撑基础研究的开展。”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统计师张启龙说。

  从高端出思路。一边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一边加速基础研究的顶层设计。面向中长期,要加强科技创新的系统性布局,更加注重原始创新和引领发展。

  目前,我国正持续加强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领域项目部署,强化对干细胞、合成生物学、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等研究的支持力度,加强对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的倾斜支持,全面开展重大专项任务攻坚冲刺。

  科技创新体系化建设加快推进——

  广东江门,打石山地下700米的深处,大科学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站进入建设关键阶段。在现场安装负责人的指挥下,探测器设备安装工作井然有序。

  中微子研究的科学意义重大,国际竞争激烈。为争取早日完成探测器安装,江门中微子实验团队及参加单位工程人员在春节期间坚守岗位,争分夺秒,进行不锈钢网壳主结构支撑柱的吊装工作,目前已完成六榀支撑柱的吊装入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今年,我国加快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实验室建设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聚焦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为高水平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重大原创成果竞相涌现——

  新年伊始,我国量子科技领域就传来好消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实现833公里光纤量子密钥分发,将安全传输距离世界纪录提升了200余公里。

  与此同时,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在红外探测领域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实现了基于硒镓钡晶体的3—8微米中红外高灵敏探测。该技术将为我国在生物、医疗、化工等领域开展前沿科学研究提供强有力的探测工具。

  原始创新正当时。当前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

  “基础研究既要鼓励好奇心驱动的自由探索,更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凝练科学问题。”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表示,未来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中的关键瓶颈,强化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

  技术创新势头足,动能转换增优势

  前不久,冬奥版复兴号内实现5G全覆盖,高铁、5G在智能京张高铁上成功“牵手”;今年1月,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铁—铬液流电池堆量产线投产,为电力行业大规模、长时间储能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当前,我国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更趋明显。突破一项重大新技术,能创造一个细分产业,盘活一个大行业,激发大量投资和消费需求。

  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

  新产业、新业态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2021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2%,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4.9%和33.3%;截至2021年底,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明专利79.2万件,较“十三五”期末增加了11.4万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7%”等目标,正在加速落地。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