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莫让“碰瓷式维权”成为压垮小餐馆的“稻草”
http://www.CRNTT.com   2021-12-28 18:19:48


  因为“青花椒”,四川十多家餐馆老板成了被告!原告“上海万翠堂餐饮管理公司”(简称“上海万翠堂”)认为,这些餐馆系因店招含“青花椒”字样侵害其商标权。该事件经报道后,原告“上海万翠堂”被质疑涉嫌“碰瓷诉讼”、恶意诉讼。12月25日上海万翠堂董事长回应,维权幷非企业所为,深感抱歉,全部撤诉。

  成都龙泉街道办馋猫鱼火锅一直做青花椒鱼火锅,在龙泉街上也有两年了。直到今年9月突然成被告,称其使用“青花椒”侵权。这幷不是孤例,根据天眼查,近两月内位于四川,上海,江苏等全国多家餐馆都被万翠堂公司告上法庭,案由都是商标权纠纷。那些勤勤恳恳经营的小店家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招牌带上“青花椒”就是违法、侵权了。的确这听起来不符合大众常识,因为青花椒只不过是四川当地一种最常见的调味料,而青花椒鱼不过是体现菜的特色,如同酸菜鱼一般。这些商家也都不是恶意使用使用这个商标,绝大部分人甚至都不知晓这家公司的存在。这些小店家怀着满满信心的应诉后,却都很委屈地败诉了。

  从逍遥镇胡辣汤、潼关肉夹馍、库尔勒香梨到如今舆论的焦点“青花椒鱼”,你方唱罢我登台,小丑接龙式的表演让人应接不暇。但是热闹的背后却是无数小店家的血泪。这几年不断反复的新冠疫情让餐饮业进入寒冬,这一纸诉状对本就是艰难求生的小店就是雪上加霜。他们被迫歇业,疲于应对官司,最后要么落得败诉赔钱,要么忍气吞声寻求和解,即便是胜利也元气大伤。这些协会、公司披着“维权”的外衣实则就是“碰瓷要钱”,“碰瓷”对象大多还是苍蝇小馆。这场诉讼可能就是压死这些苟延残喘小餐馆的最后一根稻草。

  维权年年有,今年特别多。这是因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一下子好起来了嘛?答案,非也。频频出现的“碰瓷维权”反而暴露了我国知识产权法的漏洞。以本案为例,已经审理的案件法院全部判决万翠堂胜利,这是依据现行法律判决的结果。“青花椒”本身幷非商标法规定不得进行注册的事项,幷且已经被注册商标,它就具有区分商品与服务的标识性和显着性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商标人的合法权益应给予保护。但实践中我们也看到有部分商家利用法条大搞“碰瓷式维权”,最终付出代价的是小店家,明显与社会公义相违背。

  这样的案件若是光靠媒体报道、舆论审判是治标不治本的。只有彻底从法律上明晰争议的源头,依据现实情况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才能将“碰瓷式维权”斩草除根。我们支持商标所有者用法律的武器打击恶意模仿、骗取加盟费的不良商家,但也要确保它不变质,让本分经营的小商家不活在被“碰瓷、敲诈”的恐惧之中。同时,有关部门也应加强宣传,提高店主的法律意识,多给予一些指引和帮助,减少纠纷发生的可能,帮助小店们渡过寒冬。(来源:长江网 作者:徐欣妍)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