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工业互联网加速“中国智造”
http://www.CRNTT.com   2021-12-27 09:15:38


 
  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不断提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企业研究所市场主体大数据平台”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口径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及支持服务业的注册企业接近30.6万户。工业互联网企业的增长速度明显提升且显着高于全国企业数量增长的平均水平。今年1月至8月,新注册工业互联网及支持服务业企业约5.3万户,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长约55.9%。工业互联网及支持服务业新设企业连续两年1月至8月的平均同比增速约为40%,全国新设企业连续两年1月至8月的平均同比增速约为21.3%。前者相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了约18.7个百分点。如果将制造领域相关的工业互联网企业纳入,那么工业互联网企业增长数据将会更高。

  工业互联网与装备、机械、汽车、能源、冶金、石化、矿业传统行业的融合度日益提升,改变了传统工业的生产流程。传统工业不同程度开展了生产线数字化改造升级,借助智能化的产品和服务优化生产流程,甚至是流程再造。最直观的改变是现场工作人员的减少,让传统工业的精益供应成为现实。传统工业在生产的集成环节从信息化管理向智能化管理升级,促进生产制造数据在产业链上下游的流动与共享,进而强化自身的设计和加工服务能力,有能力为客户的精益需求提供附加值更高的解决方案。此外,融合加速了传统工业供应链协同创新。由于传统工业的各行各业都在开展产业数字化工作,因此,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集成企业、客户之间的沟通更为快捷,具备大数据在上下游企业之间双向流动的软硬件基础,从而有利于构建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创新联合体,让包括客户在内的供应链创新资源向薄弱环节加速集聚。激发传统工业新模式新业态。传统工业与新一代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激发了自身的创新活力,也可以吸引到新兴领域的创新要素,在释放客户智能化需求的同时也拓展了自身智能化空间,催生了一批传统领域的新模式新业态。例如能源互联网,让传统能源行业有了无限的发展空间,也让能源治理更加贴合“三新一高”的发展趋势。融合还有助于降低总成本。当前看,传统工业融入工业互联网需要投入较高成本。但从中长期看,这种投入能够提升传统工业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能力,有助于实现生产运营、减排和安全等的总成本下降。

  通过工业互联网为行业带来新动能,进一步提质增效,需重视平台化发展。工业互联网具有平台网络的组织架构,从物理形态上表现为可见的以同行业市场主体为主,包括各类相关服务型组织在内的实体网。实体网上覆盖着所有主体和组织之间数据交互流动的看不见的信息网。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是中枢大脑,负责实体网和信息网的构建与运营,并深度参与平台治理。平台化是工业互联网本质特征,也是传统工业企业与之融合的路径选择。一是加速培育传统工业重点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尽快形成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顶层架构。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是纯粹的第三方服务商,也可以是产业链上的重要节点企业。二是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完善数字时代的产业新生态。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数字时代产业新生态是现代产业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的构建,还需依托平台企业的健康发展。三是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载体构建产业创新共同体。创新共同体由主要客户、主要集成企业和主要中上游供应商组成,致力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短板。创新共同体的载体是创新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担此重任。四是发挥工业互联网的平台治理功能促进传统工业高质量发展。工业互联网生态的治理需要政府与平台企业合作开展。包括安全、低碳、质量等方面的传统工业治理焦点难点,都可以充分借助平台治理功能,对此需深化实践探索。五是出台传统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支持政策。发展传统工业互联网需要资源投入,并实施配套改革,对此需要一揽子政策支持,例如金融政策、人才政策等。

  推动新技术新业态发展

  主持人: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难点在哪?如何推动?

  秦海林(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一是底子薄。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工业化进程起步晚,工业信息化经验积累薄弱,工业互联网市场体量小,龙头企业产品技术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同时,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价值链存在失衡现象,在价值链高端的核心技术环节,如研发设计软件、工业机器人驱动电机、工业控制核心设备和系统等领域,自主化程度低,而在价值链相对低端的管理软件、工业机器人集成方案、工业控制终端等领域,自主化程度相对较高。

  二是应用难。我国工业互联网尚未形成产用结合的生态体系。供给方对行业用户的业务流程理解不够深入,难以真正引导用户使用习惯;外资企业垄断了大多数的头部客户,在核心技术、产品成熟度和营销渠道的完善程度上,国内厂商难以同外资企业竞争。

  三是创新少。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相关政策中,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还不够,这对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型企业挑战较大。特别是在工业软件领域,企业研发出成熟产品,需要投入巨大的财力和人力,部分用户为了节省成本,使用国外厂商的盗版产品,对这种行为缺乏约束机制会影响国内厂商自主研发积极性。

  四是缺人才。人才培养是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校企联合不够紧密的问题。重点高校、重点专业在工业软件等领域专业设置力度不够,出现人才断档现象,同时相关专业人才还面临着被互联网行业高薪吸引的虹吸效应,导致人才缺口有扩大趋势。

  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有以下四点建议。

  在工业研发设计软件等“卡脖子”的关键领域,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围绕重点核心技术进行突破,积极探索通过设立工业软件重大专项的方式,重点培育有实力的工业软件企业。此外,重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从笼统扶持科技成果转化到重点支持专利项目,特别是支持高科技专利项目以及影响工业发展水平的专利项目,建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工业群体。

  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工业APP等技术应用快速迭代的新兴领域,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企业和个人开发者的积极性,发挥数字科技企业的平台和数据优势,在工业互联网项目的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等全环节向数字科技企业开放,探索一套适应工业互联网场景特点的新型组织方案。

  在网络、硬件与安全等技术市场相对成熟的领域,充分利用产业联盟平台,推动国内软件企业通过联盟打造产业生态,提高在技术和标准方面的竞争力,完善我国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标准体系,加强与制造业企业的协同联动,加强工业互联网生态内部的合作,提高产品开发协同性,不断增强国内软件企业对制造业企业需求变化的适应能力。

  围绕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共性特点,完善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增加工业互联网领域人才数量,提高综合素质,优化高校专业设置,提升人才的培养效率和适配度,构建与工业互联网发展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形成以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核心,细分衍生专业为补充,重点培育工业互联网领域高端人才,特别是既懂智能技术,又懂产业的复合型人才。

  来源:经济日报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