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岸田新政权及其政策前瞻
http://www.CRNTT.com   2021-11-14 00:14:46


 
  重要的内阁官房长官,或是由首相的亲信出任,或是虽然不是首相下属但却是重量级的人物,但岸田内阁却不一样,在拒绝了安倍提出的让萩生田光一出任官房长官之后,选择的依然是细田派的“事务总长”松野博一,从这一任命也可以看出细田派对岸田政权的影响力。

  总务相金子恭之和农林水产相金子原二郎、疫苗问题担当相堀内诏子都是岸田派的,两位金子大臣是必须要照顾的年事已高但未能入阁的议员,而堀内诏子则是岸田派原来的领袖堀内光雄的儿媳。

  受人瞩目的是岸田兑现了其竞选时的承诺,设立了专门负责经济安全事务的“内阁府担当大臣”,担当大臣并非常设职务,而是根据需要设立,某位担当大臣负责一项或者多项事务,比如行政改革、奥运、经济财政等等,设立经济安全的担当大臣,说明了岸田对此项事务的重视,同时也说明了甘利明在岸田政权中特殊重要的地位。而出任此大臣职务的也是甘利明的左膀右臂小林鹰之。

  岸田政权的格局与安倍、菅完全不同,从控局的角度去分析,安倍凭藉自身的威势,能够把控全局。无派系的菅义伟,控局能力大大弱化,但因为他得到了五大派系的一致支持,从而可以让他能够藉助派系之间的分歧与矛盾分而治之,尽最大可能维持了自身的权力与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他任命在去年总裁选举的时候率先支持他的二阶俊博担任干事长,并非祇是对其的政治酬庸,而是藉助“老奸巨猾”的二阶,来平衡、对抗细田、麻生、竹下等比二阶派晚一步支持他的大派系,形成微妙的平衡,既避免被二阶所控,也避免成为安倍、麻生等的傀儡。

  但岸田既无安倍那般的控局实力,同时也因为他是依靠细田、麻生等大派系的支持上台的,所以他不可能像菅义伟那样通过重用党内相对小的二阶派、石原派等来平衡大派系,也就是说,岸田政权从一开始就是不平衡的,就是大派系占据主导的,所以岸田自身的主导权必然受到极大的影响。

  岸田在总裁选举前曾经对少壮派议员称他不认可“官邸主导”的“政高党低”,他希望“政高党高”,也就是政府与执政党通力合作。他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表态,或许是希望两者能够都成为他执政的助力,也或许是出于对现实的无奈的认可。但从日本政治实践来看,因为政府与执政党之间的利益诉求不同,所谓的“政高党高”实现的难度极大。

  四、岸田内阁的外交路线与对华态度

  外界在分析岸田的政治态度的时候,总是谈及他的“鸽派”标签。之所以说他是鸽派,是因为其来自于自民党传统的自由派派系——宏池会,而且他还是宏池会的现任会长,所以“更应该秉持派系的传统理念”。实际上用所谓的派系理念去分析政治家的立场,往往会推演出似是而非的结论。从本质上来讲,自民党的派系并非是政策集团,而是“人际关系集团”,岸田加入宏池会,是因为他父亲就是宏池会的,而并非是其认同派系政策主张而加入。再如麻生太郎也曾经是宏池会的,而且还是当时著名知华派河野洋平率领的派系的议员,但麻生显然是鹰派。所以用派系标签来推导政治家行为,本身缺乏合理根据。

  如上所述,岸田内阁的对华战略,并非是岸田一个人所能决定,即便他是“知华派”,也难以扭转大局,所以他是鸽派还是鹰派,事实上并不十分重要。就好像2007年担任首相的福田康夫,是著名的“知华派”,但因为受到各方的牵制掣肘,中日关系并未能够有较大的进展。

  就岸田的个人外交态度而言,在就任首相前后岸田在对美、对华问题上,其论述是相对清晰的,也就是一定要紧紧地依靠美国,与澳、印等拥有“共同价值观”的国家合作,推进“印太构想”,组建“民主同盟”,这个同盟如其所言,就是针对中国的。对中国“该主张的就要说”“要促使中国成为负责任国家”。但是岸田也承认中日经济关系的重要性,所以他也希望“稳定两国关系”。在当选后的记者会上,岸田强调中国是日本的邻国,同时也是最大的贸易对象国,所以必须要与中国对话。在10月8日的临时国会演说中也重复了上述观点。

  在岸田看来,遏制中国与稳定中日关系或许“鱼与熊掌可兼得”,但这两者是完全矛盾的两个方向。岸田的外交政策是延续菅义伟政权时依靠美国拜登政府的既定路线,继续深入走下去,与中国“对话”就会缺乏必要的基础。正如习近平主席与岸田通话时所指出的那样,需要日方“相向而行”,唯此对话才能有共同的基础。

  目前首先需要关注的,或许并非他所强调的“与中国对话”或“稳定中日关系”,而是岸田政权是否会“主动”破坏中日关系。从理性出发,破坏中日关系无助于日本的国家利益,也对岸田政权有弊无利,但事情发展会因为种种原因失控,最终导致谁都不愿意面对的后果。

  岸田在选战期间的狠话、硬话,开了“危险的头”。宣称“对付中国”是其当选后“首要任务”。在岸田政权内部,存在着对中国不友善的势力,而且这些势力岸田不一定能控制。在日台问题上,安倍与高市等的态度比岸田更为激进,在经济安全领域,党干事长甘利明的态度也极为激进,在半导体、外国对日投资、数据安全等领域,主张与美国“亦步亦趋”,对日本企业在这些问题上的慎重态度“不屑一顾”,而在涉疆、涉港等问题上,岸田为了讨好党内的反华派,在选战期间主动提出如果当选将新设负责人权问题的首相助理,统筹领导各省厅专门针对涉港、涉疆问题。在国会通过“谴责中国人权决议”问题上,在选战中岸田也说过赞同。这种态度,实际上已经远远超出安倍政府、菅义伟政府的正式政策。如何对待自己曾经说过的狠话、如何有效管理政权内部的各种声音,对于岸田来说,非常困难。正因为岸田是相对“弱势”的首相,在决策体系中并不具有绝对的话语权,从而让新政权的对华政策增添了难以预测性。

  今年以来,涉台问题称为中日关系中的焦点之一。众所周知,菅义伟访美与拜登签署日美联合声明之后,日本对台海态度有较大转变,从过去的谨慎变为积极乃至露骨。但这种变化并非是一蹴而就,而是早有迹象。同时这种变化也并非意味着日本对台“政策”的大转弯,其实日本对台湾问题的态度是一贯的,差别祇是隐性和显性而已。

  日本对台的“工作”是否显性化,需要考虑两个至关重要的外在因素,一是美国的态度,二是日本对中国的态度。美国如果在台湾问题上采取谨慎的态度,日本一定会跟在美国的身后,祇会在水面下继续对台深化影响。二是日本如果看重稳定的中日关系大局,也会在对台态度上采取谨慎的姿态。在特朗普上台之前,日本基本如此。

  即便美国对台采取危险的边缘政策,挑战中国大陆的底线,如果日本依然觉得中日关系稳定重要,也不会在对台问题上主动挑衅中国大陆的底线。如在特朗普时期,尽管特朗普在涉台问题上做得非常“出格”,日本虽有一定跟进,但总体依然谨慎,是因为日美关系当时处于非常不稳定的状态,日本需要稳定中日关系来稳定自身的外交大局。

  因此,岸田内阁的对台政策,祇要美国对台的态度依旧,日美关系不生变,与菅内阁时期相比不会有太大变化,依然会采取比较“积极”的态度。

  目前值得重视的是,日本越来越将其台海政策与安全问题相联系,岸田内阁成立后,官房长官松野博一就称“军事平衡从总体上来说变得有利中方”。日本政府通过渲染可能出现“台海冲突”,藉机加强日美的安全合作,同时也通过这种渲染,在国内鼓噪子虚乌有的“危机感”,煽动民族主义,突破国内限制,完善能让日本将来跟随美国干涉台海的“法律基础”。岸田在选战中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专访时甚至称日美应该就台海进行“兵棋推演”,就很充分地表明了目前日本对台的态度。

  岸田是否能够有效地管理政权内部的对台态度,现在也还是未知数。岸田的后台安倍和麻生都是亲台派,安倍在卸任首相后其右翼、亲台的一面毫无顾忌地暴露,而麻生此前也表示“日美应共同防卫台湾”,这样的“政权监护人”在背后鼓噪,即便岸田想在涉台问题上采取较为谨慎的态度,也会面临困扰。在总裁选举前,高市早苗竟然与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视频对话,这种远远超出日对台既有态度的做法,很可能形成示范效应,从而让日本的政客行为更加大胆放肆。虽然高市不是政府要员,但作为执政党的高层,如果在涉台问题上行为过于出格,依然会对中日关系形成极为负面的影响。

  印太战略是岸田内阁外交的基本框架。在施政演说中,岸田将此列在“外交、安全保障”板块的首位。岸田称日本要“守卫自由、民主主义、人权、法律支配的普遍价值,要与美、澳、印、东盟、欧洲等盟国、志同道合国家合作,有效利用日美澳印机制,有力推动自由与开放的印太”。

  日本的印太战略,是2000年以后日本逐渐形成的主体对外战略,2006年安倍担任首相、麻生太郎担任外相的时候提出的“自由繁荣之弧”以及当时安倍提出的日、美、澳、印“四国同盟”其实就是后来的印太战略的先声。

  日本的外交历来秉承现实主义,也就是说,价值观问题过去并不受日本重视。之所以从自由繁荣之弧开始,所谓的价值观或者政治制度问题成为日本外交的最主要的工具之一,其实是日本为了应对中国崛起而进行的自我调整。

  在对华战略上,日本的“牌”逐渐丧失。政治、军事领域日本的影响力都无法与中国比肩。2001年中国入世之后经济高速增长,逐渐缩小与日本差距,直至2010年GDP超过日本,日本引以为傲的经济优势也不复存在。因为其他的手段基本丧失,强调价值观则可以显示中国的“异质”,将中国定位为挑战并破坏既有国际秩序的“专制暴发户”,又可以以此价值观为幌子、名分,拉拢所谓的价值观盟友,从而形成对中国的“外交上的包围”。这个意图在岸田的施政演说中也说得非常明白。

  美国有美国的印太战略,日本有日本的印太战略,东南亚国家也有自己的印太战略,侧重点各自不同。美国主要是从大国竞争和安全的角度去定义,而东南亚则主要从经济领域去看待,不一定是针对中国。日本原本是从经济和外交斗争的角度去看待印太战略,随着与美国合作的加深,安全一面越来越突出。目前在印太战略上,日美是“全方位对接”。

  但日本的利益并非与美国完全一致,首先从经济角度而言,日本热衷于印太战略,目的是要在印太地区削弱中国的影响力,所以这几年日本一再强调与东盟国家等的价值观一致性,指责中国“一带一路”让许多国家陷入财政危机等。但目前日本经济的复苏与增长无法离开中国,日本的经济界在中国具有庞大的利益,日本如果要追随美国与中国打贸易战,就会面临经济上的严重损失,这也是菅义伟政府在所谓“谴责中国人权”问题以及指定所谓的日本版“马格尼茨基法”问题上持谨慎态度的原因所在。但到了岸田政权,因为干事长甘利明在上述问题上的激进态度,或许日本政府的态度会与菅政权时有所不同。

  其次,美国的印太战略突出安全因素,日本对此持赞同态度,但日本也担心,一旦在此问题上涉入过深,因为日本的力量远逊于美国,应对外交风波的能力也远远弱于美国,如果在安全问题上与中国强硬对立,必然导致中日关系出现大波折,所以日本并不希望在安全问题上完全跟随美国的脚步,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性地参与美国的行动。

  因此,所谓的日美印太战略的全方位对接,其中也存在程度的差别。

  总体而言,岸田政权的外交,虽然在大方向上比较清晰,但因为其政权本身的“特殊性”,具体会采取怎样的措施,依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注释:

  ①“岸田氏、甘利氏を重视 要求通らぬ安倍氏、人事に不満 清新さ乏しく.自民〔深层探访〕”、https://news.yahoo.co.jp/articles/43790cf45d800fb7b4444f686046965a26e0b9ce。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1年11月号,总第287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