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
http://www.CRNTT.com   2021-10-28 08:03:15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路径

  文章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冲击了全球中小企业的发展,也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按下了快进键。不少国家纷纷启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德国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日本实施“经济增长战略行动计划”,法国投入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充分说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已上升为各国的国家战略。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中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窗口期。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迫在眉睫,但难以一蹴而就,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目标,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激发企业内在动力,同时加强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健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生态体系,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

  一是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基础能力。由于数字化基础能力不强,不少中小企业转型意愿不强,转型过程漫长复杂。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尤为重要,这有利于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激发企业转型内生动力。对于技术密集型中小企业而言,还需要注意数据安全,注重构建自主可控的安全防护体系。加强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基础能力,有助于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风险。

  二是推动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从中小企业转型趋势看,智能化改造升级是必由之路。据统计,当前中小企业数字化装备应用率仅45%,生产过程数字化覆盖率仅40%,设备联网率仅35%,中小企业的智能化投入与大型企业相比明显不足。未来,中小企业的生产运营需要推进“智能+”,在智能化改造方面下更大功夫,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广泛应用,推动中小企业向柔性化、智能化、精细化制造转变。从产业链配套看,中小企业由于实力有限,数字化转型需要配套的公共服务支撑。对此,建立共性技术研发、测试验证、咨询评估、创业孵化等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公共数据资源和行业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有助于促进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

  三是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应用新场景。上云是中小企业数字化的重要场景,但目前中小企业对云平台利用普遍不足。据统计,只有25%的中小企业应用了采购云平台,23%的中小企业实现上云管理,设计、研发、运维等业务的云应用程度更低。为此,需要创新面向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云服务,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推出集成应用的数字化场景。小企业数字化场景的潜力巨大,需要不断创新“互联网+制造”模式,尤其是在数据成为新生产要素的理念下,通过数据应用推动业务模式变革,培育数字孪生、云制造、众包设计、虚拟仿真等新业态,打造越来越多的数字化应用新场景。

  四是协同推动中小企业集群数字化。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中起着穿针引线的重要作用,应结合自身优势,加强与大型企业的协作配套,促进上下游企业协同数字化。为此,需要基于龙头骨干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构筑面向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赋能平台,通过大企业“建平台”和中小企业“用平台”来双向发力,推动大中小企业形成协作共赢的数字化生态。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共享、质量溯源等行业共性需求入手,满足中小企业小批量试制和定制生产的需求,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支持中小企业基于产业集群,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打通数据渠道,建设数字化园区和虚拟产业园,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制造资源共用、转型过程协同。

  五是优化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环境。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系统性、长期性、复杂性工程,在充分发挥市场“无形之手”作用基础上,还应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推力。结合中小企业发展实际,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涉及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行政审批事项,降低新业态新模式企业的设立门槛,消除阻碍数字化的各种行业性、地区性壁垒。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大量研发投入,为此,应落实各项税收扶持政策,确保简政放权和惠企政策应享尽享。同时,创新重大装备首台套、软件系统首用、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政策,推动中小企业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应用,加快转型步伐。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