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网评:施政报告展现美好前景
http://www.CRNTT.com   2021-10-10 00:26:56


  中评社北京10月9日电/网评:施政报告展现美好前景

  来源:大公报  作者:顾敏康

  日前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发表最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以及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并在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方面提出增加用地、加大科技投资、参与国家研发工作、设立创新科技及工业局等措施,回应了香港各界的呼声,值得肯定。这些举措有利于为香港经济发展创造新动能,有利于香港抓住国家“十四五”规划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因此是需要举双手支持的。

  虽然施政报告提出诸多令人鼓舞的愿景,但笔者更希望政府能高效推动北部都会区的落实,制订短中长期阶段目标,令“双城三圈”在基建先行、互联互通等方面成为粤港融合发展的时代典范。

  施政报告亦提出完善“一国两制”实施、提升管制效能、重组政府架构、强化管制团队的建议。笔者认为这正抓住了香港发展的关键和痛点。相信在新选举制度和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下,新一届立法会和特区政府会戮力同心,一心一意为香港谋发展,为市民谋福祉,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改革政策和行政程序,优化和强化管治团队,不拘一格广泛吸纳各界人才加入政府和社会治理体系。

  创新科技和人才在香港未来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香港要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在开拓土地空间和加大投入之外,关键是推出一系列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政策,例如取消引进人才的购房额外印花税,争夺和吸纳全球优秀人才来港发展。在推进科技产业化的同时,也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进一步提升香港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影响力。

  创科发展 人才为本

  香港有许多人关心推动香港创新科技发展,众多来自大学和科技界的成员取得重要科技成就,再加上联同来自工商金融等各界海归专业人士,希望未来继续为香港建设成为国际创科中心积极贡献。

  施政报告也提出眼前头等大事是达至早日恢复跨境人员正常往来。这是非常准确的举措,因为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民生角度,香港都需要融入内地,并且取得内地的大力支持。令人遗憾的是,香港有一些人居然不同意施政报告这方面的做法,认为国际通关更重要。他们恰恰没有看到,香港只有先与内地通关,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实施可控的国际通关。如果无法确保包括香港市民在内的全国十四亿人民的生命安全,与国际通关又有什么意义呢?

  因此,特区政府应通过专家对接会谈,认真推进与内地疫情防控的对接工作,例如推行与内地互通互认的“健康码”。正如媒体所指出,特区政府不能因为一些既不去内地,又反对健康码的人,而牺牲更多希望去内地人士的自由选择权。因此,尽早恢复有序通关,并管控好通关后的各种风险,才是上上之策。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