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评社与两岸关系中的网络媒体传播
http://www.CRNTT.com   2021-09-06 15:50:18


新华社记者范丽青、中新社记者郭伟峰作为大陆记者在1991年8月首次访台采访、开启了两岸新闻双向交流。
  中评社╱题:中评社与两岸关系中的网络媒体传播 作者:郭伟峰(香港),中评智库基金会董事长、中国评论通讯社社长

  【编者按】1991年8月,新华社记者范丽青和中新社记者郭伟峰在两岸相隔42年之后,作为大陆记者第一次踏上台湾宝岛进行采访,打开了两岸新闻双向交流的大门,载入了两岸关系史册。在30年之后,郭伟峰撰写了本文,一在于纪念当年的不凡时刻,二在于叙说一个不愿意在两岸新闻交流道路上停步的新闻人的理想与追求。

  【摘要】从网络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两岸关系,当然与从政党政治的角度、或者经济、文化的角度来看是有所不同的。作为一个从事两岸关系新闻传播工作的媒体人,应该走上创新之路,从网络新闻传播的角度来沟通、观察、分析、研判乃至参与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并且要通过网络新闻的传播与交流,减少两岸彼此的误解,化解两岸之间的争议,增强两岸双方的互信,促进两岸共同的交流。

  1991年8月12日,我与新华社记者范丽青作为大陆记者踏上了台湾的采访之道,这是两岸分隔42年来,在两岸官方均许可之下,大陆记者因公务第一次走进台湾岛。虽然至今30年过去了,我却一直走在两岸关系新闻传播的路上,从未离开。30年前,我下定决心此生要为两岸和平发展做出贡献,至今初心不变。致力于两岸关系中的网络新闻传播,就是我的为两岸和平努力的具体实践,尽管异常艰难,但甘之如饴。

  而创办中国评论通讯社,走上网络新闻传播之路,是因为受到了汪道涵会长的启发。大约在1997年底,汪道涵会长在一次的谈话中对我们说,今后要通过网络来联通两岸资讯,还可以供两岸的专家学者在网上交流研究。当时互联网传播刚刚起步不久,网络媒体还没有进入成熟的阶段,汪道涵会长的先见之明,确实了不起。

  我由此认识到,从网络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两岸关系,当然与从政党政治的角度、或者经济、文化的角度来看是有所不同的。作为一个从事两岸关系新闻传播工作的媒体人,应该走上创新之路,从网络新闻传播的角度来沟通、观察、分析、研判乃至参与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并且要通过网络新闻的传播与交流,减少两岸彼此的误解,化解两岸之间的争议,增强两岸双方的互信,促进两岸共同的交流。为此,我与同事们在香港进行了长达24年的努力,可以说,完全没有虚度的感觉。虽然现在的两岸关系重返惊涛骇浪之际,两岸新闻交流遭遇重挫,但是对于两岸关系的未来,我仍充满期待,充满信心。

  一、新闻传播中的两岸关系

  从政治的角度看两岸关系历程,大约可以划分为如下五大阶段:第一,国共对峙的阶段(1949年至1996年)。这个阶段是国共争正统的年代,以国共的政党地位冲突为主,对一个中国原则,国民党没有放弃。第二,国共失信的阶段(1996年至2000年)。这个阶段则涉及到了国民党走本土化路线,独台思想泛滥的深层次问题,国民党在李登辉主导下逐步放弃“一个中国”原则。第三,统独斗争的阶段(2000至2008年)。在这一个阶段,主张台独的民进党执政,两岸以激烈的舆论斗争为主。第四,国共与两岸和平发展的阶段(2008年至2016年)。这一个阶段以国民党重新执政为开端,国共及两岸政府的互信合作,超过历史的任何一个时期。第五,红绿较量与民意冲突最为激烈的阶段(2016年及之后)。

  如果从新闻传播的角度看两岸关系,则可以划分为如下六个时期:

  第一,斗争期(1949至1990年)。这一时期,两岸媒体基本上没有互动,信息完全不交流,两岸新闻媒体的关系是隔绝的。双方站在各自的政治立场,以舆论斗争为主,批判、抹黑、攻击对方是两岸各自媒体上的事实反映。在此一时期,对两岸受众来说,电台是最为主要的传播工具,其斗争与宣传舆论影响比较大。双方的新闻宣传对话,最重要的渠道就是电台广播。

  第二,接触期(1991年至1995年)。这一时期,以新华社记者范丽青、中新社记者郭伟峰作为大陆记者在1991年8月首次访台、开启了两岸新闻双向交流为开端。在这4年中,是两岸新闻媒体的双向接触期,从完全陌生,到开始合作,4年中走过了两岸新闻史中最为重要的路程。在这个时期,两岸新闻媒体都处在接触的发烧期、互访的频密期。虽然时间短,互相瞭解还不深入,但是两岸新闻媒体构建了相对稳定的接触和互信架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这个时期,完成了两岸新闻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交流与合作,两岸新闻媒体开始从互相抹黑的斗争批判时期走出来,客观的、务实的、全面的新闻报道观初步在两岸新闻媒体之间建立起来了。

  第三,磨合期(1996年至2000年)。因为台湾政局的重大变化是在这4年中完成的,国民党大分裂、民进党势力膨胀,导致两岸关系进入紧张对峙期。而且这4年中,台湾的支持民进党的绿色新闻媒体正式诞生,发展很快,使得原来两岸新闻媒体交流中不存在的障碍出现了,如“一中原则”问题,不仅影响到交流,也影响到言论、新闻报道,蓬勃的双向的新闻媒体人员交流热暂时降温了。但是,两岸新闻媒体的实质交流更加深入。两岸的新闻交流法规在这个时期基本成形,1996年12月1日,国务院台办公布了《关于台湾记者来祖国大陆采访的规定》。台湾也以小步快跑的方式,逐步撤除障碍,如放宽大陆记者赴台的身份等等。但是两岸的新闻媒体交流排除了绿色媒体,或者说绿色媒体拒绝参与两岸新闻交流。两岸新闻交流没有停滞,磨合是成功的。

  第四,发展期(2000年至2008年)。从政治的角度来看,这是两岸关系最危险的时刻,两岸武力冲突一触即发。但是从新闻传播角度来看,这一时期却是两岸新闻传播在不断发展的时期。重要因素有三:第一,台湾的政权轮替思想深入民心,在选举政治中,新闻媒体的政治影响力加强,执政者难于掌控。第二,两岸新闻媒体的合作与交流已经奠定了基础,执政者没有能力打断两岸新闻交流。尽管这一时期发生了台湾当局驱逐新华社、人民日报记者的事件,但是无法遏止两岸新闻交流的势头。第三,互联网媒体开始发挥作用,网络技术推动了两岸信息交流的发展,打破了40多年来存在的传统的新闻传播障碍。

  第五,兴旺期(2008年至2016年)。马英九及国民党执政之后,两岸关系进入了和平发展时期,政治上有对话、经济上大合作,大陆民众掀起了台湾旅游观光热潮,大陆的新闻媒体及受众高度关注台湾新闻,大陆地方媒体也得以赴台湾驻点采访。台湾因应两岸交流热潮,催生了很多关注大陆新闻的新媒体。两岸主流媒体合作采访活动频仍。可以说,两岸新闻交流官方热,民间更加热。因应形势,大量的支持两岸交流的新媒体在这一时期诞生。但是,马英九国民党实施的政党退出新闻媒体政策埋伏了重大的政治隐患,国民党确实在退出,但是民进党却在大举进入。国民党逐步失去了新闻话语权。这样的媒体势力消长,最终对两岸新闻交流形成了严重的障碍。

  第六,调整期(2016年至今)。2016年5月蔡英文当选,民进党重新执政,因为民进党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机会之窗迅速关闭。两岸新闻交流没有翻车,但是被急刹车,进入了新的变动期。2020年蔡英文再次当选连任,中美关系脱钩、香港问题爆发、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国民党力量崩溃,民进党一党独大,内外因素交集,导致两岸关系急剧冷冻,两岸新闻交流也基本停滞。台湾步入了“后真相”时代,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全面融合,媒体“绿化”已经全面普及。支持两岸交流的新闻媒体与社交媒体在当局政策压力下大幅萎缩。这个阶段的最大危机已经浮现:即鼓吹“台独”的社交媒体大量出现,其言行强烈刺激大陆民意。大陆民意紧密审视判断民进党当局踩破底线行为,催促采取“武统”手段解决台湾问题。现阶段是两岸民意乃至民粹舆论冲突最激烈阶段。

  现在看来,两岸关系要发生新的转机实属不易,要重返两岸新闻交流的兴旺期更是非常不容易。虽然如此,两岸新闻关系要倒退回完全隔绝时代也不可能,一是两岸关系求和平求发展是无法切割的台湾主流民意,这就为两岸新闻交流打下了厚实的民意基础。二是新的网络时代社交媒体的功能越来越强大,网络民意如流水,民意的转变必然导致政局的转变。三是新技术时代人与人沟通的媒介越来越发达,难于切割,新型的网络平台更加趋向共享化。

  更重要的是,两岸关系中必须统一、必然统一的因素越来越凸显,大陆实力的与日俱增,台湾实力的日趋边缘,已经是无法逆转的事实,时间一定是在大陆这一边。大陆需要耐心,台湾需要归心,和平统一一定是解决两岸问题的最佳上策。避战去凶,和平相与,一定是两岸人民的最大民意。因此,两岸关系不可能切割、必定会回归到交流融合的道路上来。这是中评社的认知,更是中评社的信心。

  作为个人,我经历了上述六个时期;作为中评社,则经历了后面三个时期。两岸新闻交流与传播一直走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史前列,一直肩负支撑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史作用,这是我的深刻感受。

  二、网络时代的两岸新闻传播与交流

  创办中国评论通讯社的想法是在2000年的时候诞生的,我将其定位为网络通讯社,属于网络媒体。网络媒体又称互联网媒体,其定义就是藉助国际互联网这个信息传播平台,以电脑、电视机以及移动电话等为终端,以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来传播新闻信息的一种数字化、多媒体的传播媒介。互联网媒体相对于早已诞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而言,又是“第四媒体”。从严格意义上说,互联网媒体是指国际互联网被人们所利用的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那部分传播工具性能。

  但是,直至2005年中评社正式诞生的时候,网络媒体在两岸还没有形成大气候,也没有多少人相信我们的以网络媒体沟通两岸的梦想真的能够实现,所以需要不断研究与实践。对于网络媒体在两岸关系中可以发挥新闻交流的作用,我在当时信心已经非常足,因为我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论述,现回顾如下: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