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需要把握的几对重要关系
http://www.CRNTT.com   2021-08-23 08:56:30


  中评社北京8月23日电/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在不懈奋斗中成功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谱写了现代化发展图景的中国篇章。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激荡的时代背景,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必须走好走稳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科学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要准确把握贯穿这条新道路的几对重要关系。

  党的领导与人民主体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而成功探索出来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的开创,有赖于作为领导力量的中国共产党和作为主体力量的中国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领导是组织、调动、凝聚广大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的最根本政治保障,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才能迈入快速发展的正确之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力量,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最有力依靠和最大底气,党对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和宏伟规划需要通过人民群众的广泛实践和智慧创造才能实现。

  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必须把握好党的领导与人民主体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党的领导与人民主体本身具有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内在统一,坚持党的领导就是维护人民的利益。为此,要发挥好党的领导的最大政治优势,坚持和强化党对现代化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基本原则贯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过程、各方面。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将实现、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福祉及利益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根本出发点和发展指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支撑。

  守正与创新

  历史地看,中国的现代化转型是在批判性继承的基础上综合内外因素的新生与重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既不同于西方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也不同于苏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而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历史积淀与人民现实创造相结合的建设性产物。百年来的中国现代化道路求索昭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而不是其他什么道路。与此同时,这条新道路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基础上,又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发展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以新的内涵焕发强大生机活力。

  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必须把握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守正”就是坚持现代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和道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人民要想掌握自己的命运,实现现代化发展夙愿,就必须坚守社会主义之“正”,在现代化建设中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牢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创新”就是不断为现代化建设注入理论和实践的活力,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创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从来都是在打破教条束缚、坚持实事求是中前进的。作为一种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我们自主提出并推进改革开放,在经济机制、政治体制、社会运行、文化建设及生态发展上不断推陈出新,及时总结新的生动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在发展理念、所有制、分配体制、政府职能等重大问题上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理论,应对并解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断灌注创新活力。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