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别误解中国产品涨价 中国仍在帮全球抑制通胀
http://www.CRNTT.com   2021-07-20 11:39:17


工人在江苏连云港码头指挥货箱装船。(香港《南华早报》网站)
  中评社香港7月20日电/随着今年中国的出厂价格飙升,投资者担心该国会给世界其他国家带来新通胀。但正相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帮助缓解了新冠疫情造成的一些价格压力,而且可能继续这样,至少在一段时间内。

  美国《华尔街日报》7月18日载文《中国如何帮助抑制全球通胀》,文章说,中国经济离过热相去甚远。因此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幷非造成全球大宗商品和消费品价格上升的主因。尽管一些中国工厂今年把价格上涨转嫁给西方买家,但许多工厂也在自己消化铜和铁矿石等原材料的涨价。这有助于防止其他国家的消费品价格上涨更高,但也意味着一些中国工厂主的利润降低。高盛集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单惠(音)说:“从疫情中得出的经验来看,中国仍是防止全球价格大幅上涨的重要力量。”

  中国在推动全球价格方面的作用向来复杂。近几十年来,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使所有人都享受到更便宜的牛仔裤和沙发等消费品。但也曾有一些时期,中国的增长将通胀输出到其他地方——主要是通过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方式。

  然而在疫情期间,中国领导人没有实施过度的基础设施支出方案,因为想避免增加债务和引发房地产等领域资产泡沫的风险。中国对流入房地产行业的新贷款踩下刹车,幷采取行动遏制大宗商品的投机活动。法国兴业银行大中华区经济学家米歇尔•林说:“这一次,中国作为大宗商品的(最终)消费者所扮演的角色小了很多。”

  林和其他经济学家认为,造成全球通货膨胀的更大因素,是西方经济体的庞大财政刺激支出。它们进一步刺激了房地产繁荣和对消费品的更多需求,推动许多商品价格达到多年高点。

  尽管中国的生产者物价指数在5月份跃升至近13年的高点(然后在6月份略有下降),但它在很大程度上是被石油等商品的进口价格上涨所扭曲——而这些是中国无法控制的。中国的消费通胀率一直远低于官方目标。麦格理集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胡伟俊说:“这一次,中国是价格接受者,实际上是在输入通胀。”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